神傳文化:周公旦尚德重教(2013/4/29)

禮樂制度被稱為周公之典,對傳統文化注重禮義和淳厚民風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縱觀中華文明史上的聖賢哲人,無不重視道德人格培養,強調敬天、敬德、保民等,順應天地之道並關愛他人,使其歸於天理正道,許多仁人志士都以此為畢生的追求,這些道德理念流貫在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漫長歷史中。

明慧網

仁者樂山(2013/4/7)

孔子的學生子張向孔子請教:「仁者為甚麼會喜歡山呢?」孔子指著泰山說:「你看,它多麼高啊!巍然聳立著。」子張說:「就因為山高,所以就喜歡嗎?這與仁有甚麼關係?」孔子答道:「就在這高高的山上,草木生長著,鳥獸繁殖著,財富和人們所用的東西也由此生產著。」

明慧網

孔子稱讚的聖賢品格(下)(2013/4/1)

由此可見,歷史上的聖賢、仁人君子無論在任何環境中能夠堅守道義而行事,具有「只為蒼生不為身」的美德。傳統文化奠定了社會的道德基礎,教人怎樣做人的道理,使人明辨是非,擇善而從,追求真理。順天意、重道德歷來為人們所遵從。

明慧網

孔子稱讚的聖賢品格(上)(2013/3/31)

人品是衡量一個人道德的標誌。孔子論「人品」的論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財富,他注重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堅持道義至上的原則,塑造「仁人君子」的理想人格,提出「仁者人也」、「仁者愛人」、「仁民愛物」、「見賢思齊」等做人理念。

明慧網

孔子論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下)(2013/3/26)

孔子標出君子作為理想人格的化身,傳統文化將人們所具有的一切美德都賦予了君子,教人們做君子莫做小人,使人思考人性與良知的尊嚴價值,謙卑地永遠追求真理。君子成為歷代人們特別崇尚的楷模,歷史上有無數仁人志士、正人君子堅守著道義和節操。

明慧網

孔子論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上)(2013/3/25)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論述的中心和重點。為了辨清「君子」的形像,孔子常把「君子」與「小人」比較而論,從道德修養、人格理想、義利觀和行為觀等方面區分了君子和小人,指出兩者根本的區別。

明慧網

神傳文化:感悟漢字中的韻味(下)(2012/11/20)

中國的漢字,古老而精深,歷久而彌新,是一座見證中華古文明,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豐碑。漢字乃文之載體,文者,道之顯也,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漢字有神聖的歷史使命,是中華民族的古聖先賢留與後人參悟大道的指引,喚醒生命本性,了悟人生真諦。

明慧網

神傳文化:感悟漢字中的韻味(上)(2012/11/19)

漢字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它本身又是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份。正統漢字的內涵所反映的是古人「天人合一」理念和對傳統倫理道德的遵守。所以,去理解每個漢字,就會在人們面前呈現出一幅幅生動形像的景觀,領悟到每個漢字所蘊含的奧秘。

明慧網

神傳文化:嚴於律己 仁者風範(下)(2012/11/5)

康熙認為,君子修德,在於知敬。知敬,首先就是要虔誠敬天,對上天要有敬畏之心。他說:「朕自幼登基,凡祀壇廟、禮神佛,必以誠敬存心。」他對祭天禮儀極為重視,每年要兩次親臨天壇祭天:農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舉行祈谷禮,祀上帝保祐五穀豐登;在冬至,至圜丘壇感謝天帝的保祐之恩。

明慧網

神傳文化:嚴於律己 仁者風範(上)(2012/11/4)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之意,八歲登基,在位六十一年,仁政愛民,勵精圖治,開創了「康乾盛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內聖外王」,這是古代道家、儒家所推崇的境界,內懷聖人之德而外行王者之道,康熙堪稱內聖外王的典範。

明慧網

專題
明慧教室
明慧學校學習單
海外教材
明慧學校教案
我們的希望樹
每月交流主題
明慧荳荳幼兒教案
神傳文化
弟子規
作文淺談
精選文章
為什麼介之推不姓介? (2010/4/15)
神傳文化:明識因果 善有善報 (2010/1/9)
神傳文化:不同境界中的得失觀(2008/5/5)
從姜子牙的幾個故事談起(2007/7/22)
明慧荳荳教案(2-15):乾淨寶寶人人愛(2007/4/1)
動手做紙蓮花 (2006/8/21)
有趣的視覺效果:會動的圖片!(2006/5/2)
明慧學校教案(49):香蕉爛了怎麼辦?(2006/3/14)
明慧學校教案(25):盤古開天闢地(2004/12/16)
動動腦時間:火柴棒遊戲(2004/10/11)

第1頁 共10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