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百家姓》(12-4):郎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

郎 (ㄌㄤˊ)。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相傳周代魯懿公之孫費伯奉命鎮守郎邑(今山東省魚台縣東北),其子孫在此繁衍,便拿邑名為氏,並把費伯為始祖。
2、出自於南方匈奴的姓氏。

【郡望】

中山郡。西漢初於古中山國地設置中山郡,轄境相當於今河北省狼牙山以南、滹沱河以北地區,治所在盧奴(今河北省正定縣)。

【歷史人物】

郎世寧

郎世寧,出生於意大利米蘭,在十九歲時加入耶穌會成為修士,並研習油畫和建築。在西元1714年被耶穌會派遣到中國傳教,他先學習中國語言和生活習慣,並且取了中國名字「郎世寧」。清康熙五十四年(西元1715年),抵達北京,由於擅長繪畫並精通於建築學,就被朝庭聘為宮廷畫家,他也曾參與圓明園的歐洲式建築設計。他服務於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長達五十一年。

郎世寧擅長畫肖像,留下了許多為皇帝所作的肖像畫,另外也畫走獸,花果,翎毛,尤善畫馬,代表作有《百駿圖》、《八駿圖》等。他並引進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明暗寫實畫法,並改用膠狀顏料在宣紙上作畫,就是今日的膠彩畫作法。他擔任宮廷畫家後,又潛心學習中國繪畫,逐漸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嶄新畫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