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蘇 (ㄙㄨ)。
【歷史來源】
1、出自於高陽。《蘇洵族譜》云:「蘇氏之先,出於高陽。高陽之子為稱,稱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有6個小孩,長曰礬,為昆武。昆武始姓己姓,其後為蘇、顧、溫、董。」後蘇氏繁衍於河南、河內,逐漸成為人數眾多的一姓。
2、出自於少數民族。漢代遼東烏垣有蘇姓。又根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拔略氏改蘇姓。
【郡望】
1、武功郡:戰國時秦孝公置武功縣,所在今陝西省眉縣東四十里、渭河北岸。
2、扶風郡:漢武帝太初元年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治所在槐裡。
3、藍田郡:秦(西元前379年)始置藍田縣,迄今已有2370多年的歷史,因境內盛產美玉而得名。治所在今陝西省藍田縣。
4、河南郡:漢高帝二年置郡,治所在雒陽(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轄境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及黃河以北原陽縣。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
5、河內郡:春秋時期初漢之際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武陟西南)。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這是晉國人的觀點。楚漢之際置河內郡,轄今豫北的西部。西晉移治野王(今沁陽)。隋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河內郡即懷州。元懷慶路。明清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縣為沁陽。相當於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地區。
6、洛陽郡:東魏置洛陽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陽東漢水北岸。
【堂號】
1、蘆山堂:北宋的時候,蘇蘆山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鐘水運氣象台,集觀測天體、演示圖像與自動報時於體,比歐洲人發明的時鐘表早了600年,被譽為中國時鐘的祖師。蘇姓以「蘆山」為堂號。
2、三蘇堂:宋朝眉山人蘇洵及子蘇軾、蘇轍,都是有名的文學家,在唐蘇八大家中佔有三席之地,故蘇氏以「三蘇」或「眉山」為堂號。
3、蘇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忠孝堂」、「武功堂」、「扶風堂」、「藍田堂」、「洛陽堂」、「白玉堂」、「路陽堂」、「嵋山堂」等堂號。
【歷史人物】
蘇武
蘇武,字子卿,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天漢元年(西元前100年)時,蘇武奉命出使到匈奴,沒想到,卻被單于抓了起來。匈奴單于利用變節投降的衛律,去對蘇武威脅利誘,好讓蘇武叛國歸降於匈奴。當衛律告訴蘇武:「你如果死了並不會有好處,你看我也是個漢人,現在不但當官,且家財萬貫,還擁有軍隊數萬人,這種好處是人人想求也求不得的,所以我勸你早點答應投降了吧!單于會給你今生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
蘇武生氣地說道:「你為了貪圖享樂,背叛國家,我們漢朝都被你這賣國賊給丟盡了,還膽敢想來說服我與你同流合污!我永遠不可能答應的!」單于非常佩服蘇武高尚的氣節,更加的想讓他降服於匈奴,便用計策把他關進不見天日的地窖中,並不給他吃喝,想逼他屈服,但還是失敗。
後來,就將他放逐到荒無人煙、冰天雪地的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因為當地經常大雪紛飛,蘇武又饑又凍的,只好拿起雪塊、挖草根和捕野鼠來充飢,夜裡就擠到羊群中取暖。而單于要蘇武等公羊生出小羊才會釋放他回去,公羊當然是不可能生小羊的,目的是要長期囚禁他。他歷經千辛萬苦,留居北海十九年仍不屈服於匈奴。
漢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漢要求讓蘇武恢復自由,回到漢朝。到了始元六年(西元前81年),蘇武才獲釋回朝。蘇武在匈奴時,不向利益低頭的志節,及堅毅不屈的精神和忠於朝廷的氣節一直讓後代人們讚頌著。
相關文章
- 《百家姓》(11-1):雲 (2009年8月29日)
- 《百家姓》(10-4):章 (2009年8月27日)
- 《百家姓》(10-3):竇 (2009年8月25日)
- 《百家姓》(10-2):水 (2009年8月23日)
- 《百家姓》(10-1):柏 (2009年8月21日)
- 《百家姓》(9-4):喻 (2009年8月19日)
- 《百家姓》(9-3):鄒 (2009年8月17日)
- 《百家姓》(9-2):謝 (2009年8月15日)
- 《百家姓》(9-1):戚 (2009年8月13日)
- 《百家姓》(8-4):姜 (2009年8月11日)
- 《百家姓》(8-3):陶 (2009年8月9日)
- 《百家姓》(8-2):魏 (2009年8月7日)
- 《百家姓》(8-1):金 (2009年8月5日)
- 《百家姓》(7-4):華 (2009年8月3日)
- 《百家姓》(7-3):嚴 (2009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