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范 (ㄈㄢˋ)。
【歷史來源】
1、出自於祁姓。根據《古今姓氏書辨證》和《元和姓纂》記載,帝堯裔孫-劉累事夏王孔甲,賜氏御龍。後遷魯縣,至商為豕韋氏。商末國於唐,周成王滅唐,遷之杜,為杜伯。杜伯無罪見殺,其子投奔晉為士師,其玄孫士會因功受封范(今河南范縣),後代子孫便以封邑范為姓。
2、其他民族改姓。晉時,南蠻有林邑(古國名,亦稱占城,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王範文,是越南人改漢姓范;金時女真人孛魯術氏,漢姓有三,其一為范。此外,滿、京、彝、阿昌、土家、蒙古、回等民族也有此姓。
【郡望】
高平郡:西晉初改山陽郡為高平郡,治所在昌邑(今山東省鉅野縣南)。
【歷史人物】
范仲淹 (西元989年~西元1052年),字希文,為北宋名臣,吳縣(今屬江蘇)人,是個精通儒家經典,博學多才,又擅長詩文的人。他兩歲時就死了父親,隨著母親改嫁,為人繼子。他從小讀書就十分認真,生活雖然貧困,但他總是勤奮的讀書,力求上進。在他十二歲時,開始在醴泉寺求學,天天一個人伴燈苦讀,每到天將亮時,僧人們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臥。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熬一鍋稠粥,涼了凝固後切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上一點兒韭菜末,再加點鹽就填飽肚子了,這樣堅持學習了三年之久,這種清苦生活他卻毫不介意,且用全部精力在書中尋找著樂趣。後來,范仲淹在河南商丘的南都學舍學習時,皇帝來了也不出去觀看,晝夜不停地苦讀,他五年來沒有解衣就寢過,疲倦到了極點,就使用涼水澆臉,來驅除睡意。
五年的寒窗苦讀,他通過了科舉考試,在西元1015年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廣德軍的司理參軍。西元1017年,他調任集慶軍節度推官。艱苦的生活,造就了范仲淹勤儉、正直的品性,因此,他在做官以後,能夠克己奉公、清廉無私,時時把百姓的疾苦和公益的事業掛在心上。而當秀才時,常以天下為己任,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
面對朝廷輕視教育、學校衰敗的情景,他十分焦急。在景佑二年(西元1035年),范仲淹在蘇州當官,他買下一塊叫做「南園」的地來建造私宅。風水先生告訴他:「這是塊風水寶地,誰用此寶地,將來會不斷的出公卿貴人!」范仲淹聽完回答:「既然這塊寶地如此之好,倒不如在這裡辦學校,讓它不斷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豈不比我家多出幾個公卿貴人更好嗎?」於是,他就在這裡修建了「蘇州郡學」,還請來有名望的人任教。蘇州郡學後來成了當時聞名的學校,培養了不少人才。他公而忘私,重視教育的精神,得到了社會各方的讚揚和欽佩。
在地方上,他每到一處,便積極的興修水利、培養人才和保土安民,真正做到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在生活上,他治家嚴謹,十分儉樸,居家不吃兩樣葷菜,妻兒的衣食只求溫飽。一直到晚年,都沒建造一座像樣的宅第,在死後入殮時,連件新衣服也沒有。另外,他喜歡將自己的錢財送給別人,待人敦厚,樂於助人,即使是鄉野或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他的品德與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兩句話,千古流芳!
相關文章
- 《百家姓》(12-1):奚 (2009年9月6日)
- 《百家姓》(11-4):葛 (2009年9月4日)
- 《百家姓》(11-3):潘 (2009年9月2日)
- 《百家姓》(11-2):蘇 (2009年8月31日)
- 《百家姓》(11-1):雲 (2009年8月29日)
- 《百家姓》(10-4):章 (2009年8月27日)
- 《百家姓》(10-3):竇 (2009年8月25日)
- 《百家姓》(10-2):水 (2009年8月23日)
- 《百家姓》(10-1):柏 (2009年8月21日)
- 《百家姓》(9-4):喻 (2009年8月19日)
- 《百家姓》(9-3):鄒 (2009年8月17日)
- 《百家姓》(9-2):謝 (2009年8月15日)
- 《百家姓》(9-1):戚 (2009年8月13日)
- 《百家姓》(8-4):姜 (2009年8月11日)
- 《百家姓》(8-3):陶 (2009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