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彭 (ㄆㄥˊ)。
【歷史來源】
1、出自於籛姓。是顓頊帝玄孫陸終的第三個兒子-籛鏗之後,以國名為氏。根據《通志•氏族略》和《姓氏尋源》資料記載,顓頊帝有玄孫陸終,陸終的第三個兒子姓籛名鏗,被受封在彭地(今江蘇省徐州),便建立大彭國,稱為彭祖,而子孫便以國為姓,稱為彭氏。
2、出自於妘姓。是帝嚳時的火官祝融之後八姓之一-彭姓。根據《國語》資料記載:「祝融之後,八姓,己、董、彭、禿、女、斟、曹、芊,周滅之。」這意思是說,彭姓是祝融之後,也是八姓其中之一。
3、出自於漢後,有他族改姓。根據《姓氏考略》所載,有胡、西羌、南蠻,清時滿、蒙、回、苗、白、瑤、土家、苦聰、彝、拉祜等民族有彭姓。
【郡望】
1、隴西郡:秦置隴西郡,治所狄道(今甘肅省臨洮南)。曹魏移治襄武(今甘肅省隴西南)。隋唐為渭州隴西郡。
2、淮陽郡: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淮陽,周為陳國都城宛丘。漢朝時,在這建造淮陽國,後為淮陽郡。隋唐為陳州淮陽郡。民國改原陳州府治淮寧縣為淮陽縣。
3、宜春郡:西漢初年置縣,隋唐時設州,歷來為「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治所在宜春,今江西省西部,鄰接湖南省。
【堂號】
1、長壽堂、可祖堂:長壽堂、可祖堂的名字是因彭姓始祖(彭鏗)而得來。彭鏗被受封在彭,古人說「其道可祖」,於是被稱為彭祖。相傳他活了800歲,在商朝末年,他當了守藏史,到了周朝又當了柱下史。於是,彭姓後人便以「長壽」為堂號。
2、彭城堂:北宋末年原籍江西吉安的彭延年告老辭官後定居在揭陽,是彭氏進入廣東的始祖。其子孫除留居揭陽外,先後遷居豐順、大埔、興寧、五華、梅縣等地。遷居豐順縣人數最多,有「彭半縣」之稱。
【歷史人物】
人人都知道彭祖八百歲,是個非常長壽的人。據說,彭祖是顓頊帝的玄孫,殷朝末年的時候,他已經有七百六十歲了,但是看上去卻有著年輕人的模樣。傳說,在他年少時就娶妻,夫妻倆感情深厚,但不久她便死了,彭祖傷心不已,但因無人掌管家務,只好又續娶了新人,來料理家中的瑣事。十數年後,這位續娶的夫人,又一病不起,一命嗚呼!他遭此變故,以為命該如此。接下來,他又續娶了數十個妻室,有些長命的,有些短命的,但都沒彭祖的命長,無人可和彭祖白頭偕老。
而他那些已死的妻子們,向閻王控告彭祖說:「我們為何都那麼短命?我們的丈夫為何如此長壽?是何道理?你若不把他帶來,我等誓不干休!因為我們老是等啊等的,也不知要等到何時才會見面呢!」閻王聽完,就打開生死簿一看,才知漏掉彭祖的名字。於是,派了一幫鬼差,上陽間捉拿彭祖,但過了許久,始終未捉到彭祖。
彭祖住的地方,門前有一灣流水,水上有一座木橋,來往橋上的人多的很,濱河而居的房屋鱗次櫛比,所以,這些鬼卒也分不清誰是彭祖。他們沒辦法,只得回去秉告閻王所遇的困難。閻王也束手無策,後來參事想出一條妙計,閻王立刻低聲囑咐那幫鬼卒,隨後鬼差就速回陽間去。
當時彭祖已八百歲,常拄著柺杖往親友家聊天,每次外出必經過那座木橋,過橋時,他總是看見一群孩子,在橋下洗什麼東西,每回如此。這回又讓他看見了,他擔心這些小孩一不小心溺水而亡,於是問道:「孩子們!你們日日在這裡洗什麼?水這麼急,可不是鬧著玩兒的!」小孩子齊聲回答:「公公!我們要把這黑漆漆的炭,洗成白色的。」彭祖忍不住大笑說:「哈哈!我彭祖活了八百歲,也沒聽說過這樣的事情。」話沒說完,這幫小孩立刻七手八腳的把彭祖捉到陰間去了。
相關文章
- 《百家姓》(12-2):范 (2009年9月8日)
- 《百家姓》(12-1):奚 (2009年9月6日)
- 《百家姓》(11-4):葛 (2009年9月4日)
- 《百家姓》(11-3):潘 (2009年9月2日)
- 《百家姓》(11-2):蘇 (2009年8月31日)
- 《百家姓》(11-1):雲 (2009年8月29日)
- 《百家姓》(10-4):章 (2009年8月27日)
- 《百家姓》(10-3):竇 (2009年8月25日)
- 《百家姓》(10-2):水 (2009年8月23日)
- 《百家姓》(10-1):柏 (2009年8月21日)
- 《百家姓》(9-4):喻 (2009年8月19日)
- 《百家姓》(9-3):鄒 (2009年8月17日)
- 《百家姓》(9-2):謝 (2009年8月15日)
- 《百家姓》(9-1):戚 (2009年8月13日)
- 《百家姓》(8-4):姜 (2009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