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百家姓》(13-3):昌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

昌 (ㄔㄤ )。

【歷史來源】

1、出自於有熊氏,是黃帝的嫡系-胤冑,始祖昌意之後,以祖字為姓。根據《風俗通》、《史記.五帝紀》等記載,黃帝娶妻嫘祖(西曆前2839年,黃帝廿九年,嫘祖在若水生昌意)。黃帝77年命令昌意居住在四川若水,娶蜀山氏女昌僕為妻,生子顓頊。後來昌意攜帶全家北遷到中原,建立昌意城(今河南省樂西北)。顓頊後來便成為部落首領,改建為都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為高陽氏。高陽氏的子孫便以祖父昌字命姓。
2、出自於妊姓。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相傳黃帝有25個兒子,為4母所生,分化成12個胞族,分別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僖、繯、依,昌氏是妊氏的後代,子孫沿襲至今。

【郡望】

1、汝南郡:漢汝南郡治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北)。東晉治懸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
2、東海郡:有二處:一處秦時置郡,在今山東省郯城一帶;另一處相當於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河以北地區。

【堂號】

1、雙芝堂:湖北省仙桃堂號來歷:「永公者,(昌永)宋靖康時,金人內犯,永守義不屈。宋祖特賜狀元,後遷太常寺丞。其時祠內產芝二根,此後世以雙芝名其堂者也。」
2、茂蔭堂:江西省萍鄉、湖南醴陵、貴州廣順堂號。
3、高勳堂:出自南梁昌義之的典故。
4、敦倫堂:安徽省六安市。
5、汝南堂:湖南省桃江、益陽,湖北省江夏等地。

【歷史人物】

昌意

軒轅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昌意是黃帝二十五子中的其中一位。嫘祖聰明溫順,是黃帝的正妃。嫘祖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玄囂,也就是青陽,青陽被封為部族首領,居住在江水;另一個叫昌意,亦被封為部族首領,居住在若水。昌意成年後娶了蜀山氏的女兒,名叫昌僕,生下高陽,高陽有聖人的品德。當軒轅黃帝升天後,由他的孫子即帝位,也就是昌意的兒子高陽,這就是顓頊帝。

另外在《山海經-現代版》一書中曾記述著,帝顓頊乃北方水德之帝,他的爺爺是黃帝和嫘祖的二兒子昌意。昌意在天庭曾犯了過錯,被貶謫到凡界的若水,生下了韓流。韓流的模樣十分古怪,細長的脖子,小小的耳朵,有張人臉但卻長出一張如豬般的嘴,還有像麒麟樣的身體,而雙腿並在一塊兒,腳下面長著一對豬蹄。韓流娶淖子氏的女兒阿女為妻,生下帝顓頊,而帝顓頊的長相,和他的父親韓流大體上也很相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