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百家姓》(47-3):左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

左(ㄗㄨㄛˇ)。

【歷史來源】

1、以官名為氏。左史,原為周代史官。周穆王時有左史戎父,春秋時楚靈王有左史倚相,其後皆有左氏。

2、根據《姓考》及《呂覽》所載,古有左國,以國為氏,黃帝臣左徹為其後。一說左徹為左姓之始。

3、出自於姜姓。根據《廣韻》所載,春秋時齊國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後左公子的後代便以左字為姓,形成左氏。

4、以職官名為姓。根據《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各諸侯國大都置有左史官,其後便以左為氏。楚國威王有左史官倚相,周穆王有左史戎夫、左史老,均為左史官,後以官為氏。他們皆為左氏之祖。

5、出自於他族或他族改姓而來。明、清雲南永昌府騰越亭(今騰沖)、蒙化府(治所在今巍山)等土司有左姓,系彝族;清滿洲八旗姓哈斯虎氏,後改為左姓。

【郡望】

濟陽郡:晉惠帝時將陳留郡之一部分置濟陽郡,南渡後廢,其故地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山東省東明縣南一帶。

【堂號】

1、傳經堂:孔子作《春秋》,左丘明為了傳《春秋》作了《左傳》,詳細解釋了《春秋》的內容。

2、高義堂:春秋時候左伯桃和羊角哀一起到楚國去謀事,途遇大雪,天寒食絕。伯桃把自己的衣服、糧食都給了羊角哀,讓他一人到楚國去,免得二人都凍餓而死。伯桃自己則鑽到一棵大樹的樹洞裡凍餓而死。羊角哀在楚國得官後,回到那棵柳樹下劈開樹幹,重新禮葬了左伯桃。

3、左姓的主要堂號還有「三都堂」、「敦厚堂」等。

【歷史人物】

左光斗

左光斗(西元1575年-1625年),明朝安慶桐城(安徽)人,字遺直、共之,號浮丘。他不但是明朝官員,同時也是史可法的老師。因對抗大宦官魏忠賢,下獄,死。

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與楊漣同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明熹宗剛即位的時候,魏忠賢亂政,楊漣上了一份奏章,揭發魏忠賢二十四條罪狀。左光斗等七十餘人大力支持他,草奏彈劾忠賢等三十二斬罪,但熹宗皆不信。

魏忠賢反誣陷楊漣等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賄賂,判定楊漣、左光斗各坐贓二萬,魏大中三千。後左光斗等人被捕下獄,受酷刑折磨,史載「五日一審,裸體受拶、夾、棍等刑,不能跪起,平臥堂下受訊」。

將死之前,左光斗的學生史可法買通獄卒,前往探監,遭光斗怒斥離去。史可法受光斗「忠義」感召,繼其志業,忠君愛國,亦身殉社稷。

天啟七年(1627年)明熹宗逝世,明思宗即位,懲辦魏黨,魏忠賢自殺。

南明福王弘光時,為左光斗平反,謚忠毅。

方苞《左忠毅公軼事》有一段極感人的描述:一日,使史公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鑱,為除不潔者,引入,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牆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嗚咽。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前來!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奸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擲勢。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