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百家姓》(46-2):單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

單(ㄕㄢˋ)。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根據《元和姓纂》記載,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單邑(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南)為甸內侯,因氏焉。於周襄公、周穆公、周靖公二十餘代為周卿氏。再根據《通志•氏族略》云:成王封蔑於單邑,故為單氏。又據《路史》記載,上古周朝時,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單邑(今河南省孟津縣境),他的子孫便以封地為姓,世代相傳姓單。

2、出自於北方少數民族複姓改單姓而來。根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複姓可單氏、阿單氏、渴單氏,入中原後一併改為單姓單氏。

【郡望】

1、河南郡:漢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2、南安郡:南朝梁天監(西曆502-519)中置郡,治所在今甘肅省西部各縣,為全省三郡之一,轄興、泉、漳三地。隋開皇九年(西曆589年)改郡為縣。

【堂號】

南安堂:源出自周成王之三子,曰名孝鏞氏字單,封單叔為南安郡王,「南安郡」取南疆長治久安之意,單叔之後以字型大小賜封地為姓,後代遂成為單姓。

【歷史人物】

單雄信

隋朝晚期,隋文帝體弱多病,晉王楊廣禍亂宮廷,陰謀敗壞太子楊勇以取而代之,爭奪文帝之後,大隋天下的宮廷斗爭愈演愈烈。時為唐國公的李淵不願捲入其中,遂率一家老小離京試圖避禍太原。

楊廣認為李淵此舉是不願助己,就派人準備在半路截殺李淵,幸遇秦瓊(秦叔寶),殺散伏兵救了李淵。

伏兵潰後,秦李分手,但單雄信的哥哥打獵追逐獵物來到此地,李淵以為伏兵又至,便一箭射去,誤殺了單雄信的哥哥。殺兄之仇不共戴天,從此單雄信就與李淵家結下了血海深仇。

後來,瓦崗山散伙,秦叔寶投了李淵、李世民率領的唐軍,而單雄信與李家勢不兩立,投了洛陽王王世充,並作了王世充的駙馬。這樣他們各為其主終成敵手。

不過,雖然單雄信深恨秦叔寶忘恩負義,但秦瓊卻因心中有愧,始終不願和單雄信正面交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