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方 (ㄈㄤ)。
【歷史來源】
出自於方雷氏。在神農炎帝11世孫,也就是第八代帝榆罔長子曰雷,黃帝討伐蚩尤時,雷因為立下大功,而被封在方山(今為河南省禹州市),雷受封在方山時,被尊稱為方雷氏,於是子孫便以地名為姓氏。西周宣王時,方雷氏子孫當中,有一位叫方叔的將軍,因為膽識、智勇過人。奉命南征,平定過荊蠻的叛亂,替周室的中興立下大功。因此,後世不少方姓宗譜便採用了方叔的姓氏當作他們自己的姓氏。
【郡望】
1、河南郡:漢高祖二年(西曆前205年)改奉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2、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後移治安徽歙縣。
【堂號】
河南堂、六桂堂、立本堂、倫敘堂、榴耕堂……等等。
【歷史人物】
方孝孺(西元1357年∼西元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初浙江寧海人。他是名儒宋濂的得意門生,明代的大儒。方孝孺博學強記,通曉經史,文章蓋世,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洪武二十五年被蜀獻王特聘為世子之師,人尊稱其為「方正學」。
明建文帝即位後,方孝孺擔任翰林侍講學士。建文帝年紀尚輕,缺乏治國治軍的本領,因方孝儒是他的老師,所以受到建文帝的百般信賴和倚重,方孝儒對建文帝也是忠心赤膽,全力扶持著建文帝,並替建文帝起草征討燕王的詔書和檄文。後燕王朱棣在攻破南京,篡得皇位,他攻入北京時,詢問大臣用何方式能名正言順的繼承帝位,一大臣說:「只要方孝儒肯降,並昭告天下,則天下人皆服。」燕王便下令用各種方法讓方孝儒能起草即帝位詔書,方孝孺堅決不屈服,卻在紙上直書「燕賊篡位」四字。燕王看了後非常生氣,便把方孝孺在午門內凌遲處死。方孝儒寧死不屈的精神,受到人們的尊敬。
相傳,明宮午朝門內丹墀上的血跡石,即為方孝儒的鮮血所濺而成。古代帝王處死大臣,一般都是在刑部天牢、鬧市行刑,或者推出午門外斬首,在午門內殺人是沒有先例的。燕王朱棣處死方孝儒後,仍下令滅他十族,方孝孺的九族加上他的朋友、門生也算作一族,共873人,全部處死,行刑就達7日之久。福王時追諡文正。方孝孺著有侯成集、希古堂稿等。
相關文章
- 《百家姓》(14-3):花 (2009年9月26日)
- 《百家姓》(14-2):鳳 (2009年9月24日)
- 《百家姓》(14-1):苗 (2009年9月22日)
- 《百家姓》(13-4):馬 (2009年9月20日)
- 《百家姓》(13-3):昌 (2009年9月18日)
- 《百家姓》(13-2):韋 (2009年9月16日)
- 《百家姓》(13-1):魯 (2009年9月14日)
- 《百家姓》(12-4):郎 (2009年9月12日)
- 《百家姓》(12-3):彭 (2009年9月10日)
- 《百家姓》(12-2):范 (2009年9月8日)
- 《百家姓》(12-1):奚 (2009年9月6日)
- 《百家姓》(11-4):葛 (2009年9月4日)
- 《百家姓》(11-3):潘 (2009年9月2日)
- 《百家姓》(11-2):蘇 (2009年8月31日)
- 《百家姓》(11-1):雲 (2009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