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百家姓》(40-3):凌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

凌 ( ㄌ一ㄥˊ )

【歷史來源】

源自於姬姓。西周初,周武王之弟康叔被封於衛,康叔之庶子任周朝凌人〈掌冰室之官〉。凌人世代承襲,故其後人遂以官名為氏,而為凌氏。

【郡望】

1、河間郡:北魏時治所在樂城(今河北省獻縣),古治在今河北河間西南。章自得姓,歷周、秦、漢,至西晉,有章巖者,韅公三十七世,章平二十世,任兵部尚書,領兵四十萬收大散關有功。因功高而封為河間侯,從而在河間形成名門望族。瀛州(今河北省河間),漢有河間郡(或河間國,今河北省獻縣)。河間郡瀛州,乃章氏第四個郡望。

2、渤海郡:漢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縣),後移治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

【歷史人物】

凌濛初

凌濛初(公元1580–1644年),明末小說家。字玄房,一字元方,號初成、雅成、迪知子,別號即空觀主人,烏程仁捨(今湖州市仁捨鄉)人。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因拔副貢授上海縣丞,因政績卓越,63歲升徐州通判。

在徐州通判任上,凌濛初分署房村,治理黃河。在房村治水的成功,使他的聲名大振。

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封國號為「大順」,揮師東進,接連攻克太原、大同,直逼北京,明王朝岌岌可危。正月初七晚,農民起義軍的一支隊伍掃掠了房村。本來,凌濛初與各村分別已把鄉兵組織起來,相約某處如遭農民起義軍攻擊,即放鴒鴿作為信號,近處鄉兵即來救援;如果人數很多,即點燃烽火,各處鄉兵都來救援。這時農民起義軍猛攻徐州城,各處鄉兵都不敢來救援。初九清晨,農民起義軍包圍了房村,凌濛初率眾堅守,心力交瘁,嘔血數升,他深知命不保夕,讓人扶著與對方對話:「我已力竭,活不過明天了,你們不要傷害城中的百姓。」十二日清晨,凌濛初嘔血不止,他對鄉民們說:「我活著不能保護你們,死了也要變成厲鬼剿滅賊寇」。說完向著起義軍連呼三聲:「不要傷我百姓。」遂嘔血身亡。

凌濛初著作有擬話本小說集「二拍」(《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雜劇《虯髯翁》等13種、傳奇13種、史學著作《後漢書纂評》等。其中以「二拍」影響最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