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鐘(ㄓㄨㄥ)。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子姓。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所記載,相傳上古帝的其中一位妃子,叫簡狄,由於撿到一隻燕子蛋,而簡狄吃了後,便生下契。因為契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傳至商紂王時,有一庶兄名啟,被封於微,見商朝管理不好,上書商王,商王又不聽,於是出走。周武王滅商後,微子投奔周武王,後來他被封為宋。至宋桓公時,宋桓公的兒子敖在晉國任職,敖的孫子伯宗為晉國大夫因勇於直言遭人嫉恨而被害。他的兒子州犁逃到楚國,任楚太宰,食采於鐘離,他的後人於是以地名為氏或單稱鐘氏。代代相傳。
2、出自於嬴姓,為鐘離氏改鐘氏。周代伯益的後人封鐘離國,春秋時被楚國吞併,國人稱鐘離氏。是為安徽鐘氏。鐘氏源流始於西周,康王之子子期善知音,任康王伶官,子期之孫名建,為昭王司樂大夫,昭王以建之先世採食之地鐘賜姓。
【郡望】
1、穎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穎水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縣 。相當於今河南登封、寶封以東,尉氏以西,密縣以南,葉縣、武縣 以北的地區。
2、竟陵郡:秦置郡,治所在今湖北潛江西北,西晉時封江夏郡置,治所在石城。南朝宋時相當於今湖北鐘祥、天門、京山、潛江、沔 陽等地。
【堂號】
四德堂:春秋楚、鄭交戰的時候,楚國鐘儀被鄭國俘虜,獻給了晉國。晉國公在軍府見到了他,晉國公問:「那個被綁著、戴著楚國帽子的人是誰?」鐘儀說:「楚國的俘虜。」景公又問:「你姓甚?」鐘儀說:「我父親是楚國的大臣。」景公命令手下的人鬆綁了鐘離,給他琴叫他彈,他彈了一首楚國的音樂。景公又問:「楚王是一個怎樣的人?」鐘儀說:「王作太子的時候,有太師教導他,太監伺候他。清早起來以後,像小孩子一樣玩耍;晚上睡覺。其它的我不知道。」範文子對景公說:「這個楚國俘虜真是了不起的君子呀。他不說姓名而說他父親,這是不忘本;彈琴只彈楚國的音樂,這是不忘舊;問他君王的情況,他只說楚王小時候的事,這是無私;只說父親是楚臣,這是表示對楚王的尊重。不忘本是仁、不忘舊是信,無私是忠,尊君是敬。他有這四德,給他的大任務必定能辦得很好。」於是晉景公以對外國使臣的禮侍他,叫他回楚國談判。
【歷史人物】
鐘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相傳鐘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沖擔、拿板斧的樵夫。史載俞伯牙鼓琴於漢江之濱,子期聞聲歎曰:「巍巍乎若高山,蕩蕩乎若流水。」兩人遂成至交。子期死後,伯牙以世無知音,終身不再鼓琴。
俞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有一次,當俞伯牙意在表現巍峨的高山時,鐘子期會回應道:「善哉,峨 峨兮若泰。」而當意在流水時,鐘子期會感慨地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無論俞伯牙想彈什麼,鐘子期一定能心領神會。
俞伯牙遊覽泰山時遇到暴雨,只好在懸崖下避雨。俞伯牙感到心悲,以撫琴來渲洩自己的情緒。琴聲最初表現久而不停的雨聲,後來是山崩的巨響。每奏一曲,鐘子期都能說出伯牙的心聲,令俞伯牙感歎不已。
後來,鐘子期因病而逝,俞伯牙悲痛萬分,世上再也沒有值得讓他為之撫琴的人了。於是俞伯牙破琴折弦,終生不再撫琴。
成語「高山流水」、「伯牙絕琴」、「伯牙之歎」等都出於這個典故。後世有「萬兩黃金容易得,知音一個最難求」 的感歎。但我們也從中可知一個好的琴家,高超的琴技僅是一個方面,而其達到與天地相通的空靈境界方是他成為天下妙手的根本。
相關文章
- 《百家姓》(37-4):刁 (2010年3月31日)
- 《百家姓》(37-3):林 (2010年3月29日)
- 《百家姓》(37-2):盛 (2010年3月27日)
- 《百家姓》(37-1):梅 (2010年3月25日)
- 《百家姓》(36-4):郭 (2010年3月23日)
- 《百家姓》(36-3):顏 (2010年3月21日)
- 《百家姓》(36-2):童 (2010年3月19日)
- 《百家姓》(36-1):江 (2010年3月17日)
- 《百家姓》(35-4):危 (2010年3月15日)
- 《百家姓》(35-3):婁 (2010年3月13日)
- 《百家姓》(35-2):路 (2010年3月11日)
- 《百家姓》(35-1): 賈 (2010年3月9日)
- 《百家姓》(34-4):強 (2010年3月7日)
- 《百家姓》(34-3):麻 (2010年3月5日)
- 《百家姓》(34-2):季 (2010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