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駱(ㄌㄨㄛˋ)。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姜姓。根據《姓譜》、《元和姓纂》記載,姜太公之後有公子駱,子孫以名為氏。
2、出自於嬴姓。根據《史記》所載,惡來革之玄孫曰大駱,子孫以名為氏。
3、出自他族改姓。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代北人他駱拔氏,後改為駱姓;唐時吐谷渾人有駱姓;唐時駱元光祖先為安息人,過繼為駱奉先養子,改駱姓;金時女真人散答氏、獨鼎氏,後改漢姓駱;清滿洲八旗姓薩克達氏後改為駱姓;今滿、布依、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郡望】
1、會稽郡:秦治所在吳(今江蘇吳縣),東漢移治山陰(今浙江紹興)。
2、河南郡:治所在在雒陽(今河南洛陽東北)。
3、內黃縣:治所在今河南內黃。
【堂號】
「才子」、「河南」、「甌香」等。
【歷史人物】
駱賓王(公元 約626─684後)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在他所留下的詩文中,最廣為人知、並且口耳相傳的名篇,是他七歲時寫的《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全詩充滿童趣和天真,清新可愛,活潑喜人,是千多年來小孩子學唐詩時首先要學、要背誦的一首好詩。
他的文章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那篇討伐武則天的檄文《代李敬業討武氏檄》(又名《討武曌檄》),連武則天本人也很欣賞這篇文章。
駱賓王在寫詩時特別喜歡在對仗中使用數字對,比如:「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小堂綺帳三千萬,大道青樓十二重。」「且論二八千金是,寧知四十九年非。」等等,因此人們給他一個雅號叫做「算博士」。
駱賓王自幼聰穎、有文才,七歲即能寫詩。在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時,他任侍御史,因上書論事得罪了武則天,遭到誣陷,以貪贓罪名下獄。第二年,遇赦而獲釋。武則天掌握朝中實權後,駱賓王對其深為不滿,幾次上書言事而不得用,反而貶官為臨海丞。使他「怏怏不得志」,「棄官」而去。他一直希望把武則天趕下台、為匡復李唐王朝幹出一番事業。
公元684年,武則天正式攝政,殺了不少李唐王朝的人,其中包括她自己的兒子。徐敬業等人在楊州起兵討伐武則天。駱賓王投到其部下,並為其寫了有名的聲討武則天的檄文《代李敬業討武氏檄》,歷數武則天的多項罪狀。後來討武一方兵敗,徐敬業和駱賓王不知去向。
相關文章
- 《百家姓》(38-3):邱 (2010年4月6日)
- 《百家姓》(38-2):徐 (2010年4月4日)
- 《百家姓》(38-1):鐘 (2010年4月2日)
- 《百家姓》(37-4):刁 (2010年3月31日)
- 《百家姓》(37-3):林 (2010年3月29日)
- 《百家姓》(37-2):盛 (2010年3月27日)
- 《百家姓》(37-1):梅 (2010年3月25日)
- 《百家姓》(36-4):郭 (2010年3月23日)
- 《百家姓》(36-3):顏 (2010年3月21日)
- 《百家姓》(36-2):童 (2010年3月19日)
- 《百家姓》(36-1):江 (2010年3月17日)
- 《百家姓》(35-4):危 (2010年3月15日)
- 《百家姓》(35-3):婁 (2010年3月13日)
- 《百家姓》(35-2):路 (2010年3月11日)
- 《百家姓》(35-1): 賈 (2010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