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百家姓》(38-3):邱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

邱(ㄑ一ㄡ)。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姜姓。西周初年,太師呂尚(姜姓,呂氏,名望)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被封於齊,建齊國,都營丘(今山東淄博市東北舊臨淄),號稱齊太公,俗稱姜太公。其子孫中後有以地為氏的,稱為丘氏。史稱丘姓正宗。

2、出自於姒姓。夏帝少康時,封其小兒子曲烈於鄫(今河南省柘城縣北),到周靈王時,被莒國所滅,於是後代子孫便去邑為曾氏。當中在分支之中,就有以丘為氏。此為曾、丘聯宗之說。

3、出自於媯姓。春秋時,陳國(開國君主是胡公滿)有宛丘,邾國(傳為顓頊後裔挾所建,曹姓)有弱丘,居者皆「丘」為氏。

4、出自於他族改姓。如漢代少數民族烏桓族有丘氏。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有鮮卑族複姓丘林氏、丘敦氏改為漢字單姓丘氏。

【郡望】

1、河南郡:漢高帝二年(西曆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洛陽市東北)。相當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以北原陽縣。此支丘氏,是以丘穆為其開基始祖。

2、吳興郡:三國吳寶鼎元年(西曆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南)。相當今浙江臨安、餘杭、德清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縣地。此支丘氏,是以漢丘俊為其開基始祖。

【堂號】

文莊堂:明朝人邱浚,官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他熟悉當代典故,著《大學衍義補》,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司法、軍事等方面,博采前人議論,加按語抒發自己的意見。代表作有《邱文莊集》。

【歷史人物】

丘處機

金代登州棲霞(山東)人,字通密,(公元1148→1227年),號長春子,後贈號長春真人。年十九出家寧海崑崙山(今牟平東面)。師王重陽,和其他師兄弟合稱「全真七子」。

全真七子隨王重陽一起創立道教全真派,丘處機在王重陽去世後入磻溪穴居,歷時六年,行攜蓑笠,人稱「蓑笠先生」。後又赴饒州龍門山(今寶雞市)隱居潛修七年,成為全真龍門派創始人。

金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金世宗召丘處機至燕京(今北京),問以至道,並主持萬春節醮事,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金章宗以「惑眾亂民」為由,下詔禁罷全真等教,丘處機即歸山東棲霞。泰和七年 (公元1207年),章宗元妃贈給《大金玄都寶藏》一部。八年(公元1208年)章宗賜所居觀額曰「太虛」、「泰和」。貞佑二年(公元1214年)請命招安山東義軍楊安兒, 深受朝廷器重。興定三年(公元1219年)居萊州(今山東掖縣)昊天觀。南宋及金朝先後遣使劉仲錄往迎。

74歲高齡的丘處機於元興定四年(公元1220年)偕弟子十八人從萊州出發,行程萬里赴詔,歷時二年,到達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境內)見成吉思汗(元太祖)。於成吉思汗詔見之前,他首先提出「道士見王者不跪拜」,成吉思汗准之。他力勸太祖「清心寡慾」、「敬天愛民」、「好生止殺」。不但勸其收敢遠兵之禍,即回師中原,亦必以仁心始能平天下。太祖深深折服。太祖賜號「神仙」、「太宗師」,其弟子李志常作《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述此經歷。

元太祖十九年(公元1224年)返歸燕京,元太祖賜以虎符、璽書,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詔免道院及道眾一切賦稅差役,於是道侶雲集。玄教日興,遂在南京設立八教會,並宮觀設壇作醮,從而大昌全真教。元太祖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賜丘處機金虎牌主領道教,七月卒於北京白雲觀。著有《鳴道集》、《攝生消息論》、《磻溪集》等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