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百家姓》(54-3):糜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

糜(ㄇㄧˊ)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封疆,以地名為姓。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大夫受封於南郡糜亭,後代子孫便以封地名為姓。根據《周書》記載,商周之際有糜國,國人以糜為姓。

2、出自於以祖名為氏。春秋時楚國有工尹(官名),名糜,他的後人以祖名為姓。

3、以職業所從事的對象谷物名稱命名為姓。根據《百家姓考略》記載,「糜,夏同姓諸侯有糜氏之後。」夏代有同姓諸侯,專門種植豆黍之類的農作物,在當時是先進的生產活動,因為每年有可靠的收成。因此,種糜的族人富裕昌盛,後期便以職業為姓。在古書《姓氏尋源》中描述:「秬黍之類有糜,即糜芨也,當取此為氏,如麥氏、禾氏、粟氏之類。」黍的一個變種稱為「糜子」,糜姓祖先是種植黍糜類莊稼的氏族。上古時候,人們以採集和打獵為生,辛苦而沒有保障;而種植莊稼因為有固定的收成,在當時是很先進的生產方法。在古代,糜姓的望族大多出自東海。

【郡望】

1、東海郡:秦朝的時候置郡,治所在今天的山東省境內。西漢時相當於今天的山東省費縣、臨沂、江蘇省贛榆以南,山東省棗莊、江蘇省灌南以北的地區;東魏及隋唐相當於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的地區。

2、汝南郡:漢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歷史人物】

糜夫人

麋夫人 (生卒年不詳),三國時代蜀漢老臣麋竺及糜芳之妹,本名不詳。麋竺為三國時期著名的商人,本為陶謙左右手,後來認為劉備是明君,將親妹麋氏嫁給劉備,並大力以金錢資助劉備,於是麋夫人成為劉備眾夫人之一。

《三國演義》記載在長板坡之戰時,糜夫人保護年幼的劉禪而傷重,趙雲特前來救援,因不欲拖累趙雲,就往身旁的枯井投井自殺,趙雲流著淚用土牆掩蓋枯井不讓曹兵發現糜夫人的屍身。不過正史記載,甘夫人與糜夫人在當時於當陽都安然無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