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節目:傳統文化第33集(2006/12/14)

在線收聽
訓蒙文和《三字經》類似,他的影響也僅次於“三字經”,他的內容包括孝悌敬老、謹慎守信、寬容待人等待人處世的方方面面。是由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編,內容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後來呢清朝的賈存仁修訂後改名為“弟子規”。

明慧網

廣播節目:傳統文化第32集(2006/12/12)

在線收聽
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要和大家談一談“五色令人目盲”。這句話來源於老子的《道德經》,原文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明慧網

廣播節目:傳統文化第31集(2006/12/9)

在線收聽
我們看初生嬰兒,純真無邪。隨著孩子日後的成長和各種薰染,他們開始形成後天意識和觀念,先天的良善就一點點的消蝕,人的相運也隨之漸變。有大惡的人通常面貌頑凶;有福喜之人通常面廓柔和光亮。人惡是裝不出善相來的,觀其瞳而知其心,因為眼睛是心靈之窗,能照見內心。

明慧網

廣播節目:傳統文化第30集(2006/12/4)

在線收聽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幸福的生活,能夠享福。這種想法當然不是錯。其實幸福的生活和安逸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幸福的生活是以人的心靈的感受為標準的,而安逸享樂多是身體的享受了。對與人來說,心和身是本和末的關係。

明慧網

廣播節目:傳統文化第29集(2006/11/30)

在線收聽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孔子對“祈禱”的態度。那就是按照天理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哪里“有求神而讓病人痊癒的道理嗎?”。其實,古人的燒香拜佛是真的去“敬佛”去了,因為人們知道神佛的偉大,佛法的殊聖。燒香拜佛就是敬佛去了。當然人們能夠按照天理行事,自然就會得到天的護佑。

明慧網

廣播節目:傳統文化第28集(2006/11/22)

在線收聽
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關於“孝”的佳話。《二十四孝》的故事,從上古時期孝感天地的舜,漢朝賣身葬父的董永,到北宋的黃庭堅。不同的境遇,但都盡心行孝的故事,古往今來一直為人傳誦。

明慧網

廣播節目:傳統文化第27集(2006/11/20)

在線收聽
中國古代漢語與中國古代文化一脈相承,博大精深。正統漢字的每一個字,貫穿著中國傳統的道德、天地人等內涵,乃至修煉的道理。因為古人其實是把觀察體悟宇宙萬物的內涵溶入到了造字的過程中了。

明慧網

廣播節目:傳統文化第26集(2006/10/25)

在線收聽
在以前的節目中我們和大家分享了很多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念和背後的內涵。今天呢,我們想和大家聊一聊圍棋。

明慧網

廣播節目:傳統文化第25集(2006/10/23)

在線收聽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又到了傳統文化的節目時間了。今天我們想和大家談一談“克己復禮”。這是儒家思想非常核心的一個理念了。古往今來很多仁人志士都把這作為自己行為的最高規範了。

明慧網

廣播節目:傳統文化第24集(2006/10/21)

在線收聽
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談論的話題是矛盾。這個話題是一個人類的古老的話題,大到生與死,是與非,健康和疾病,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處不體現著矛盾。

明慧網

專題
廣播節目
明慧小弟子
精選文章
廣播節目:傳統文化第41集(2008/1/24)

第3頁 共10頁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