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百家姓》(29-1):計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

計(ㄐ一ˋ)。

【歷史來源】

1、源自於姒姓。禹的後代,以封國為姓。夏商時有個國家叫計國(今山東膠縣西南),是夏禹後人的封國,計國被周人滅後,禹的後人便以封國名為姓。
2、出自於少昊金天氏。西周初年是以地名命姓。周武王-封少昊之後-於莒,建都在計斤(今山東膠縣西南),也就是《左傳》中所提到的「介根」。莒國王族的後裔,以祖上建都地名為姓,成為計姓的一支。
3、他姓所改。《通志·氏族略》載:「辛氏改為計氏。」計姓望族居齊郡(今山東臨淄)、京兆(今陝西長安東)。

【郡望】

1、京兆郡:即首都長安直轄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
2、齊郡:西漢初年將臨淄郡。相當於今山東省臨淄一帶。

【堂號】

晉鑒堂:南宋時候簡州知州計有功在臨時首都向皇帝獻了自己寫的《晉鑒》,要皇帝以東晉偏安當鏡子,去恢復中原。後來被提舉兩浙平鹽公事。

【歷史人物】

計然

計然,姓辛氏,名文子,春秋時蔡丘濮上人,因精通計算,故稱為計然。當越王勾踐被圍困在會稽山上時,他任用了范蠡、計然。而勾踐按照計然的策略治國十年,使越國富有了,並能用重金去收買兵士,使兵士們願意不顧箭射石擊衝鋒陷陣,終於報仇雪恥,滅掉了吳國,而且耀武揚威於中原,號稱「五霸」之一。

越國的漆商虞孚,他不甘於過貧苦的生活,他向計然請教致富的方法,計然對虞孚說:「現在漆的銷路很好,你為何不種些漆樹,采漆賣漆呢?」虞孚聽後又向計然請教種漆樹的技術,計然也有問必答,耐心指教。虞孚回去後,辛勤勞作,終於開墾出大規模的漆樹園。

三年之後,漆樹長成。當他準備將漆運到吳國去賣時,他的妻兄來看他,對虞孚說賺得數倍利錢的投機方法,虞孚因急於發財,就依照妻兄的方法連夜取漆葉煮成漆葉膏,隔日將漆葉膏與漆一起運往吳國。

吳國的漆販子看他的漆是上好漆,便講好價錢,貼好封條,約定次日交錢取貨。等到漆販子們離開,虞孚便開啟封條,將漆葉膏和入漆中。次日漆販子發現封條有啟動過的痕跡,便懷疑而沒有成交,說是過幾天再來。虞孚等了幾天,也不見吳國的漆販子再露面。時間一長,摻了漆葉膏的漆都變了質。結果,虞孚一兩漆也沒有賣成,連上好的漆也賠了進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