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百家姓》(22-1):皮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

皮(ㄆㄧˊ)。

【歷史來源】

1、源自於姬姓。根據《風俗通義》及《元和姓纂》所載,魯獻公的次子仲山浦因為輔佐周宣王中興,受封在樊邑,所以後代有樊氏。而在春秋時,周卿士樊仲皮的後代,卻是以父名為姓,相傳姓皮。

2、出自春秋時鄭國大夫子皮之後,以祖名為氏。根據《姓譜》記載:「出鄭大夫子皮。」據說始祖便是樊仲皮。

【郡望】

1、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西曆前一一四年)初置,約今甘肅省天水市及隴西縣以東地區,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

2、下邳郡:東漢將臨淮郡改為下邳國,治所下邳,在今江蘇睢寧西北;至南朝宋改為郡。轄區相當於今天江蘇西北部。

【堂號】

天水堂、下邳堂、自立堂、湧芬堂等

【歷史人物】

皮日休

皮日休(約西元834—883年),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唐代文學家。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長相其貌不揚,愛喝酒,個性傲慢,以文章自負,尤其擅長箴銘。其作品包括詩、文,與陸龜蒙齊名,兩人有松陵唱和詩,當時人稱二人為「皮陸」。他於鹹通年間中進士,官至太常博士。

僖宗年間,黃巢軍下江浙,皮日休投效黃巢。黃巢入長安稱帝,皮日休任翰林學士。他著有《皮子文藪》10卷,內收錄其文200篇,詩1卷。他的詩,有兩種不同的風格:一種繼承白居易新樂府傳統,語言平易近人,以《正樂府》10首、《三羞詩》3首為代表。另一種詩,走韓愈奇險風格,語言艱僻,以在蘇州時與陸龜蒙唱和描寫吳中山水之作為代表。而他的文章,則多流露對當時(晚唐)社會現實的不滿,如《憂賦》、《河橋賦》、《霍山賦》、《桃花賦》、《九諷》、《十原》、《春秋決疑》、《鹿門隱書》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