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滕(ㄊㄥˊ)。
【歷史來源】
1、出自於姬姓。根據《萬姓統譜》、《廣韻》等記載,西周初年,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亦即周文王第十四子錯叔繡於滕地,建立了滕國(今山東省滕縣西南)。而在戰國初期,滕國被越國所滅亡,很快再度興盛起來,不久又被宋國滅亡,原本滕國的王族是以國名命姓,成為滕姓。
2、出自於他族。明朝時,有一位蒙古人獲賜姓滕,名瓚住。
3、得姓始祖,分別有:
(1)錯叔繡。根據《廣韻》上的記載,滕姓是滕侯的後代,滕侯的子孫後代以國為氏,稱為滕氏。因此,天下的滕姓中國人,追源溯本,統統都是3000年前被封於滕國的周文王之子錯叔繡的後代,古代的滕國就在今天的山東省的滕縣,這裡是滕姓的最早發源地。故滕氏後人奉錯叔繡為滕姓的得姓始祖。
(2)滕文公。滕氏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后裔、戰國中期滕國國君滕文公之後。滕文公執政時,「以區區五十里」的小國,在「八百諸侯並立、戰國七雄爭霸」的情況下,不但沒有被大國吞併,反而「疆為善國,卓然於泗上十二諸侯之上」,被譽為「善國」。故滕氏後人奉滕文公為滕姓的得姓始祖。
【郡望】
1、陽郡:春秋戰國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戰國為魏南陽,一部分屬韓(按西曆前263年,秦白起攻韓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
2、秦置南陽郡,以宛為治所(現在河南省開封)。隋唐鄧州南陽郡改良穰縣(今鄧縣)為治所。元明清南陽府治南陽,即漢宛縣、今南陽市。
【堂號】
滕姓的主要堂號有五聚堂。
【歷史人物】
滕文公
滕文公,名宏,戰國時滕國的賢君,他曾禮聘當時有名的孟子來滕國,在《孟子•滕文公》上、下篇中對此多有記載。滕國還被孟子稱譽為「善國」,直至今日滕州城的中心主道就取名為「善國路」,滕州博物館裡也陳列著近年來在滕州發掘出來的大量古滕國文物。
滕文公曾多次向孟子請教國事。滕文公因齊國人想要在薛地築城,以其逼近滕國,他深恐齊國要來滅滕,所以感到恐慌至極,於是滕文公問孟子:「滕國是一個小國,處在齊國和楚國兩個大國之間。我們是要侍奉齊國好呢?還是侍奉楚國好呢?」孟子告訴滕文公說:「不可因此而倉惶失措,或存著僥倖依賴的心理,我們應該處變不驚,莊敬自強,先挖好護城河,修好城牆,和老百姓一條心,共同守衛它,哪怕獻出自己的生命,也不離開自己的人民,這樣就會有所作為了!到最後必會自助人助,人助天助,循天理之正,則成功可期也。」現在我們就把「事齊事楚」這句話用來比喻出於兩強之間,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相關文章
- 《百家姓》(18-4):湯 (2009年10月30日)
- 《百家姓》(18-3):倪 (2009年10月28日)
- 《百家姓》(18-2):賀 (2009年10月26日)
- 《百家姓》(18-1):雷 (2009年10月24日)
- 《百家姓》(17-4):薛 (2009年10月22日)
- 《百家姓》(17-3):岑 (2009年10月20日)
- 《百家姓》(17-2):廉 (2009年10月18日)
- 《百家姓》(17-1):費 (2009年10月16日)
- 《百家姓》(16-4):唐 (2009年10月14日)
- 《百家姓》(16-3):史 (2009年10月12日)
- 《百家姓》(16-2):鮑 (2009年10月10日)
- 《百家姓》(16-1):酆 (2009年10月8日)
- 《百家姓》(15-4):柳 (2009年10月6日)
- 《百家姓》(15-3):袁 (2009年10月4日)
- 《百家姓》(15-2):任 (2009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