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郝(ㄏㄠˇ)
【歷史來源】
1、源自於商末的地名。根據《宰相世系》所記載:「郝氏出自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孫期封於太原之郝鄉,因以為氏。」遠古時代的太昊的底下臣子之一-郝骨氏,輔助太昊治理部落。到了商朝末期,郝骨氏的裔孫-期,被商帝乙封在太原郝鄉。於是期的後代便以封地名為姓。
2、出自於少數民族血統。根據《姓氏考略》記載「烏桓有郝氏,又唐時土蠻有郝、楊、劉三姓。望出太原、京兆」。烏桓也叫烏丸,古代的族名,東胡族的一支,秦末東胡遭匈奴擊破後,部分遷烏桓山,因此以地為名。烏桓族以遊牧射獵為生,漢武帝以後歸附漢,活動在我國北方。烏桓族中就有一些以郝為姓的人。唐代南方蠻族中也有以郝、劉、楊為姓氏的。
【郡望】
太原郡:山西太原。
【歷史人物】
郝隆
郝隆,字仕治,晉朝人。在農曆的七月七日,江南一帶的人會有曝曬衣物、書籍的風俗習慣,他們認為在這日曬過陽光的東西不怕蠹蟲(俗稱蛀書蟲),所以這天就被稱為「曝曬節」。當人們都在自家庭院中曬衣物和書籍時,只有郝隆在院中睡覺,他還掀開自己的衣服,露出了肚子,大剌剌的在院子裡曬太陽。有人就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竟回答:「曬我腹中的書罷了!」
郝隆的學問雖然不大,但是他說話也是相當機智的。當他擔任桓溫的南蠻參軍時,有一次,在一個喝酒寫詩的遊戲中,郝隆寫不出詩句,按遊戲規則是要被罰酒三升。但是當他喝了酒之後,突然有了靈感,便提筆寫出一句:「娵隅躍清池。」桓溫看了不解問:「娵隅是什麼東西?」郝隆說:「蠻族稱魚為娵隅。」桓溫再問:「作詩為何要用蠻族的語言呢?」郝隆說:「我不遠千里而來投效桓公,才獲得蠻府參軍的差事,怎能不用蠻語呢?」
另外一則故事是,謝安曾隱居山中多年,朝廷屢召不至,但是後來因形勢所使,使他不得不棄隱山林,去擔任桓溫麾下的司馬一職。有一回,有人贈送桓溫草藥,其中一種叫「遠志」,桓溫用此草藥問謝安:「這草藥又名小草,一種東西為何有兩種稱呼呢?」謝安沒有回答,此時在一旁的郝隆,應聲回答說:「這很容易解釋的,隱處在山中時叫作遠志,出了山就叫作小草。」謝安當時面露愧色。
相關文章
- 《百家姓》(19-4):畢 (2009年11月7日)
- 《百家姓》(19-3):羅 (2009年11月5日)
- 《百家姓》(19-2):殷 (2009年11月3日)
- 《百家姓》(19-1):滕 (2009年11月1日)
- 《百家姓》(18-4):湯 (2009年10月30日)
- 《百家姓》(18-3):倪 (2009年10月28日)
- 《百家姓》(18-2):賀 (2009年10月26日)
- 《百家姓》(18-1):雷 (2009年10月24日)
- 《百家姓》(17-4):薛 (2009年10月22日)
- 《百家姓》(17-3):岑 (2009年10月20日)
- 《百家姓》(17-2):廉 (2009年10月18日)
- 《百家姓》(17-1):費 (2009年10月16日)
- 《百家姓》(16-4):唐 (2009年10月14日)
- 《百家姓》(16-3):史 (2009年10月12日)
- 《百家姓》(16-2):鮑 (2009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