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明慧教室

明慧學校教案(33):漢朝

文/梁淑萍

【明慧學校】

單元主題:漢代

教學對象:小學以上  

教學時數40分鐘

教學目標:了解西漢及東漢的歷史。 

教學準備

1.研讀教學參考資料         2.如必要的話,設計學習單   3.可搭配光碟「美麗五千年漢唐文化」來教學

教案下載:漢朝 (Word文件)

教學流程:

1.引言-提問 (5分鐘)

(1) 歷史上同一朝代卻被分為東西或南北兩個時期的有哪些朝代?請小朋友集思廣益來回答。
(2) 可欣賞一小段漢代文化光碟,再進行教學,以引起教學動機。

2.講述教學重點 (15分鐘)

(1) 講述西漢建國過程
(2) 講述西漢歷史重點
(3) 分析王莽篡漢成功及最終失敗的原因
(4) 講述東漢歷史重點                               

3.自由討論 (15分鐘)

(1) 漢族作為中國人的代名詞,始於什麼朝代?
(2) 王莽之政治失敗,史上評其原因為何?
(3) 漢武帝採用誰的建議而「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政策對後世影響為何呢?
(4) 請討論並比較今文經和古文經的差異性。

4.評量 (5分鐘)

(1)可用口頭測驗學生的理解程度
(2)也可利用自由討論時提出問題進行評量
(3)或發給學習單

評量方式

(1)口頭測驗。可於自由討論時同時進行。
(2)如有設計學習單,也可發給學生帶回家作答,下次上課時交回。

教學重點

西漢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漢代為漢高祖劉邦建立的中國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前期定都長安,又稱西漢、前漢;後期定都洛陽,又稱東漢、後漢。劉邦於秦末率起義軍攻下咸陽,受項羽封為「漢王」後,又與項羽開展了長達四年多的「楚漢戰爭」。到前202年,在垓下之戰時取得了對項羽的決定性勝利後即帝位,創立了漢朝,史稱西漢。

漢朝各種制度基本上沿襲秦朝,但鑒於秦朝速亡,漢高祖廢秦苛法,實行黃老治術,與民休息,減輕租賦徭役,令軍吏士卒及流民各歸本土,給予田宅。有軍功的給予食邑封賞。又抑制富商大賈,限制商人對農民的兼併。這樣使地主階級的統治秩序重新得到穩定,農業生產得到恢復。文帝和景帝時繼續重視農業,輕徭薄賦,社會經濟從恢復走向發展,鹽鐵等手工業及商業也有發展。由於漢初大封諸侯王,地方諸侯王勢力膨脹,景帝時出現了「七國之亂」,平叛後諸侯王勢力大大削弱,中央集權制也加強了。武帝時是西漢的鼎盛時期,經濟繁榮、府庫充實。國家統一貨幣,鑄五銖錢,嚴禁私鑄錢,鑄鐵業實行國家專營,實行均輸法、平準法,朝廷財政收入大增。在這基礎上,武帝採取了積極的對外政策。北方匈奴長期以來是中國主要邊患,武帝發動了三次戰役打擊匈奴,使匈奴遠徙漠北,保證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又在西北邊地屯田,修長城,築烽燧,並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漢朝通往中亞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的開闢,大大促進了陸道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武帝還採用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教授五經,使經學成為食祿的工具。他把儒學用到政治上,成為漢代治國的最高指導原則。於是儒學日盛,許多儒生位居公卿高位,從此以後,甚至有不通儒學就無法久居高位的現象。儒學終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同時,又建立國家藏書庫,整理圖籍,使文化事業發展。傑出的史學家司馬遷並寫下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昭帝、宣帝時,經濟繼續發展,但已潛伏危機,出現外戚專政,豪強勢力增強,流民增多。元帝以後,宦官外戚更加得勢,政治腐敗,階級矛盾尖銳化,農民起義不斷出現。成帝時太后的外戚王氏控制了政權,王氏兄弟四人和侄王莽相繼為大司馬大將軍,家財億萬。哀帝時,西漢王朝在農民起義威脅下搖搖欲墜,王莽企圖用「再受命」的辦法來解決危機,結果失勢。平帝時,王莽復起,排除異己,樹立黨羽,收攬民心,籠絡儒生,為支持自己篡位奪權做準備。平帝死,孺子嬰立,王莽見有機可乘,於居攝三年(公元8年)廢孺子嬰,自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新」。西漢亡。

西漢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原戰國時各國的文化便相互滲透融合,到西漢時在典章制度、語言文字、文化教育、風俗習慣多方面都逐漸趨於統一,構成了共同的漢文化。漢族由於文明程度較高,在中國各民族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漢以後歷代的朝代名稱雖有變換,但漢族作為中國主體民族的地位始終未變。

表一  西漢帝系表

西漢帝系

(1) 漢高祖  劉邦 (前206-前195);

(2) 漢惠帝 劉盈 (前194-前188);

(3) 漢高后 呂雉 (漢少帝 劉恭,漢少帝 劉弘) (前187-前180)

(4) 漢文帝 劉恆 (前179-前157)

(5) 漢景帝 劉啟(前156-前141)

(6) 漢武帝 劉 (前140-前87)

(7) 漢昭帝 劉弗陵 (前86-前74)

(8) 漢宣帝 劉 (前73-前49)

(9) 漢元帝 劉爽 (前32-前7)

(10) 漢成帝 劉驁 (前32-前7)

(11) 漢哀帝 劉 (前6-前1)

(12) 漢平帝 劉衍 (1-5)

(13) 孺子劉嬰 (6-8)

新朝 (公元8-23年)

王莽篡漢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 河北大名縣東 ),出生於漢元帝初元四年(西元前四十五年),紅極一時的外戚王氏之家,他的姑母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但父親王曼早死,未能受封,接著哥哥去世,由他擔起全家生活的責任,莽極為孝順母親而有聲名,尊敬嫂子,照顧侄兒,生活儉樸,平日博學多覽,手不釋卷,學習「禮經」,拜陳參為師,為人謙恭有禮,結交社會賢達俊士,折節力行,宗族稱孝,師友歸仁,為一時人望之所寄。

據說王莽對伯叔父刻意的恭順,官居大司馬的大伯父王鳳生病時,莽親自煎藥嘗湯,守在榻前數月,不眠不休,比王鳳的兒子還孝順,王鳳臨死前告訴妹妹皇太后王政君,要她照顧王莽。在成帝陽朔三年(西元前二二年),拜莽為黃門郎,稍後拔為射聲校尉( 掌管善射武士的軍官 )。

西漢自中葉以來,皆以外戚輔政,元帝皇后王政君,歷佐四世六十餘年為天下母,莽以姑母為憑藉,初以謙恭下士,勤儉廉樸,收攬人心,後以爵位益尊,節操益謙,常把自己的俸祿和皇帝的賞賜,分給賓客,甚而賣掉車馬,救濟窮人,朝野上下皆讚王莽,聲望之高,超越了伯叔父。

  西元前二二年,莽二十四歲入中樞開始作官,辦事認真,對人更加恭敬,叔父王商上書成帝,願把封邑部份給王莽,朝中名望大臣,也上表推薦王莽;三十歲,封莽為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皇帝侍衛近臣)。而莽之伯叔父鳳、商、根相繼為大司馬輔政。成帝之世,王氏為侯九人,為大司馬五人。西元前八年,王根病重,舉薦莽代替大司馬之位,成帝接受了,莽時年三十八歲。莽作了一年多的大司馬,成帝就病死了,太子哀帝即位,母親定陶丁皇后派的外戚得勢。莽不得不請辭下台,退居新野 (河南屬地 ),閉門讀書,一面注意朝廷動態,等待機會,準備東山再起。他的兒子王獲殺死了家奴,莽逼子自殺償命,莽此舉得到人們的好感。

  在新野三年,多人上書為他反平。在西元前二年,莽獲允回京居住,隔年哀帝死,太皇太后王政君收了玉璽,召王莽復為大司馬,領尚書事,兼管軍事令及禁軍,百官奏書也由莽處理;此時莽四十五歲,一夕之間,莽成了國家最高行政的執行人,莽一上台就清除了丁傅外戚的勢力,立王箕子為平帝,還為平帝祖母馮太后及東平王昭雪,迅速果斷的行動,受到朝野上下的擁戴,為推行以後的新政奠基礎。隔年太皇太后賜給莽為安漢公,類似周公受封的封號,莽假意推辭再三,接受了名號,卻把俸祿轉給二萬八千人的封賞,大家皆歌頌王莽的恩德,此時正值西元紀元一年。四十八歲莽立女兒為平帝后;長子王宇因呂寬案,被莽逼自殺,牽連數百人,莽之同黨即上書說,安漢公大義滅親,公而忘私,作八篇誡書與孝經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書目。四十九歲莽被封為宰衡,其地位在諸侯王公大臣之上;此時大力宣揚禮樂教化,增加各經博士的名額,由一人增至五人,廣建學校、宿舍,使有才幹之士紛來京師,京師頓時文教昌盛,因此得到漢廷儒生的擁戴,群臣上書說,周公設禮作樂需七年,而莽只用四年天下就昇平,莽因而加封九錫,莽此次卻沒謙讓。

  平帝元始五年,平帝病,莽以自身祈禱上天代平帝病死;但是平帝卻死了。立孺子嬰為皇太子,只有兩歲,太皇太后據群臣之意,叫莽代天子朝政,稱假皇帝,臣民則稱為攝皇帝,自稱「予」。此時莽五十一歲,值西元六年,年號稱為居攝元年,翌年,東郡太守翟義及槐里人趙明、霍鴻起兵反莽,聲勢浩大,莽派王邑平息,稱帝之心浮現。此時讖緯禪讓之說盛行,符命、圖書,層出不窮,如「求賢讓位」、「漢歷中衰,當更受命」、「天告帝符,獻者封侯」,莽則大加利用,獻符命的人,皆得豐厚賞賜,有名哀章之人,更獻上金匱策書至漢高祖廟,大意言莽為真命天子,表中有十一人都有官銜,次日莽則入高祖廟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國號新,稱始建國元年(西元九年),莽年五十四歲。從安漢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計八年,中國歷朝除了貴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開篡奪之例。

  莽做了十五年皇帝,欲有所作為,動引經義,以周禮等三代政治為理想,變法大肆改革,號為新政,卻是復古;首定國家經濟政策,立井田制度,奴婢私屬,五均賒貸,六筦政策,即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利用公權力控制市場經濟,平衡物價,防止商人剝削,增加國庫收入。下至人民養生嫁娶,官室封國、刑罰、禮儀、田宅車服等儀式皆依周禮,一系列改革,充滿理想;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奉行不得其人,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且改革步驟太快,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王田」、「私屬」,影響了大地主,官僚及商人的利益,加上劉姓宗室失去權位,自然引起不滿和抵制。莽看不起邊疆諸國,野蠻無文明,削王為侯,致使邊疆亂起,不得平息。天鳳四年(西元十七年),全國發生蝗、旱災,饑荒四起,莽叫百姓煮草根為酩以代糧,無效,飢民起而暴亂,赤眉、綠林軍相繼揭竿而起,莽軍相繼敗於赤眉及綠林軍,在昆陽之戰以四十餘萬軍不敵萬餘兵力的劉秀,莽自此而衰。在西元二三年,地皇四年,莽率群臣至南郊,舉行哭天大典,稱「天生德於予,漢兵其如予何?」但綠林軍另一支勁旅起事軍仍攻入長安,城中少年嚮應,攻入漸台,商人杜吳殺了王莽,校尉公賓斬其首,起事軍將首級懸於宛市之中,莽死。時年六十八歲。


    王莽之政治失敗,史上評為改制無方,食古不化,不誠無物及人心思漢等原因所致。

東漢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綠林、赤眉軍起義後,地方上的地主豪強也參加反對新朝的起義,其中以加入綠林軍的劉秀勢力最強。昆陽之戰後,劉秀到河北謀求發展,鎮壓河北的農民軍,併吞了北方各地的豪強武裝,勢力漸大。公元25年6月,劉秀在河北即皇帝位,即光武帝。他沿用漢為國號,史稱東漢,定都洛陽。

光武帝首先消滅了進入長安的赤眉軍。建武十二年(36)平定了四川的公孫述後,全國復歸於統一。接著六次頒佈釋放奴婢的詔令,對解放生產力起了很大作用,又在全國興修水利,使農業很快得到恢復和發展。和帝時,罷鹽鐵之禁,煉銅和銅器製作,絲織業等都有了發展。東漢商業發達,洛陽成了全國商業中心,南方的揚州、荊州、益州的手工業商業也都很興旺,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章帝及和帝時,班超經營西域,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保障了「絲綢之路」的暢通。與此同時,地主豪強的勢力也逐漸強大,有莊園和武裝。和帝以後,外戚與宦官的勢力大為抬頭。不斷出現帝后臨朝執政和外戚、宦官交互專政的局面。東漢中葉以後,長期的世家大族執政,形成了具有壟斷性的門閥政治。東漢後期朝廷中一部分官員和大學中的知識分子出現了品評時局的清議派,對宦官外戚專政不滿,遭到了報復,形成了「黨錮」之禍。桓帝以後宦官更囂張,公開賣官爵,政治腐敗到了極點,社會上流民遍地,暴動不斷出現。靈帝時,北方爆發了有組織的黃巾大起事,終於瓦解了東漢。地方豪強這時乘機在各地擁眾獨立,相互爭鬥,最後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

東漢在文化科學方面取得了光輝的成就。東漢初有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史學方面又出現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斷代史書《漢書》。文學方面的代表作有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高的散文、樂府。東漢中期的張衡不但是思想家、文學家,也是科學家,他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已能科學地觀測宇宙和地震。和帝時,蔡倫完善了用植物纖維造紙的工藝,對人類文化事業的傳播起了重大的推進作用。此外,東漢在數學、農學、醫學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佛教和道教兩大宗教也同時在東漢出現與盛行,對中國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漢代在外交上也有很大的發展,一代明將班超長期駐守西域,努力經營終使西域五十餘國皆向東漢稱臣並年年來朝。班超派甘英出使古羅馬帝國,但被阿拉伯人所騙,只到達地中海岸。

57年日本派使臣到中國,中日交往從此開始。

64年漢明帝聽說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即遣郎中蔡愔等出使天竺(印度)求其道。蔡愔于67年回洛陽,帶來一些佛經,并邀請沙門攝摩騰和竺法蘭一起回國,次年,明帝建洛陽白馬寺,供攝摩騰,竺法蘭居住,并翻譯<<四十二章經>> ,為中土佛教之始。

道教在130年代開始由張道陵所創,他用符咒為人治病祈禱,稱"太平道"追隨的門徒都要奉獻五斗米,故亦稱"五米道"。

         表二  東漢帝系表

東漢帝系

(1) 漢光武帝 劉秀 (25-57)

(2) 漢明帝 劉莊 (58-75)

(3) 漢章帝 劉炟 (76-88)

(4) 漢和帝 劉肇 (89-104)

(5) 漢殤帝 劉隆 (105-106)

(6) 漢安帝 劉祜 (107-125)

(7) 漢順帝 劉保 (125-144)

(8) 漢衝帝 劉炳 (145)

(9) 漢質帝 劉纘 (146)

(10) 漢恆帝 劉志 (147-167)

(11) 漢靈帝 劉 (168-188)

(12) 漢少帝 劉辯 (189)

(13) 漢獻帝 劉協 (189-220)

近代思想大儒牟宗三曾說漢代是「天才的時代」,中研院院士許倬雲在一篇〈漢代的治績〉短文中指出,「漢代人才之盛,歷史上不多見。其原由大約即在漢代人才較易出頭。」

漢代前幾位皇帝任用官員講究「品質」,並有效發展一套制度,讓各郡縣可以選送優秀人才享受國家教育與服務,並按人口員額分配,地方官可以公平的逐步往上升遷。縣令政績優異,可升郡守,郡守一轉便為九卿三公,漢代的宰相大多數由地方官吏出身,兩漢時代的地方政治,也成為歷史上的佼佼者。

漢代重視教育,在漢文帝時,眼光宏遠的太傅賈誼特別提出教育太子的急迫性,平均而言,漢代皇帝的教養在歷代帝王中也是口碑最佳者。直到西漢中葉漢武帝以下,朝野更著意發展教育,設立五經博士,這些古代博士並無政治上的實際任務,純為學術人員,專門研治歷史與政治,但常參與種種政務會議,漸漸也對政治發生影響。

政治方面,錢穆先生認為,漢高祖代表著中國史上第一個「平民為天子的統一政府」的開始。漢武帝則代表第一個「文治的統一政府」,即「士治」或「賢治」政府的開始。

《國史大綱》裡列舉漢朝在政治上的幾大目標,包括:由丞相輔助皇帝,為政府領袖,擔負實際行政責任,選賢與能。全國官吏皆由公開標準考選,最主要條件是受過國家指定教育,與下級行政實際經驗。人事員額,依各地戶口數平均分配。全國民眾,在國家法律下一律平等,納賦稅,服兵役,均由法令規定。後世兩千年、甚至今天中華民國政治制度仍然留有漢代的輪廓。

在戶籍的設立與管理上,漢代也有相當嚴密的制度。中研院院士杜正勝主編的《中國文化史》書中提到,秦始皇廢封建諸國、行地方郡縣制度,封建瓦解,中間貴族階層消融,天子直接領有天下萬民,為有效掌握人民及相關資源,開始建立戶籍制度以提供統治者所需要的基本資料,國家對人民賦稅或徭役的稽徵也才有所依憑。出土漢簡上就記錄有漢代百姓的戶籍資料,包括房屋、財產、人口、奴婢、牲畜等記載鉅細靡遺。

漢代的經學─今文經與古文經

  漢代尊崇儒學,而先秦的經籍,經過秦始皇焚書和項羽火燒咸陽,損毀殆盡。由於經書散亡,文帝時,由老師宿儒憑記憶口授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定,即所謂「今文經」。至漢武帝末期,魯恭王在曲阜孔子宅壁中,發現了用古文字體寫的「孝經」和「逸禮」,所以稱為「古文經」。其內容也與今文經有異,因此,漢代的儒學便分成了「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

  自從漢武帝採納董仲舒、公孫弘等人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日起,儒家學說至少在形式上已成為西漢王朝的統治思想,確立了自己在當時社會思潮中的核心地位。元帝、成帝在位時,情況尤其如此,經師韋賢、韋玄成父子和匡衡都位至丞相,儒者貢禹、薛廣德等則官至御史大夫。可見,以經術晉升公卿之位者始終佔有很高的比例。東漢的狀況亦類似,如桓榮習《歐陽尚書》,好事連連,一門三代都為帝王師傅﹔桓榮學生楊震青出於藍,一門三代都為三公。這也正反映出儒家學說在漢代社會思潮中的大致定位。 

   
東漢時期,道教成立的前後,道家的許多法門、小法小道等也都蓬勃發展、蔚然成型。一直口傳心授的各種修煉的東西被逐漸整理成文字,五花八門的經典出現了。後世對這些經典的各種補注等也如影隨形地產生了,以至於到後來道家的修煉藏書《道藏》簡直要汗牛充棟。道教以一種不穩定的形式出現,在四川一帶出現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

漢魏時期,山林隱士修煉得道的人大量出現,並且他們在修煉的過程中就和仙人們經常接觸。這些從那時期存留的大量詩文中都可以看到這一點。成立了道教,他們也都隱逸山林進行修煉,因為要遠彼腥膻,而即此清靜也 (《抱樸子內篇﹒明本》);師父講過,道家沒有普度眾生的願望,道教是不應該存在的,即使有了道教,真正修道的人還得去清修、獨修。

漢末,社會以動盪揭開新的歷史。我們通過《三國》所熟悉的許多魏晉風雲人物(如華陀、曹操、劉備、曹丕、孫策和孫權等人)無不對修煉深信不疑並親自修習。當時,修煉、小法小道在老百姓中相當普及。據史料(曹丕:《典論》)介紹,某人能辟谷,說吃茯苓延年益壽,他一到京城,茯苓價格飛漲;後來又有某人到京城,民眾又都煉開了導引吐納;某人到又競相煉補導之術。黃巾起義失敗後,民間修道停滯。神仙道教興起。

                                               表三   漢代政治思想比較

漢代政治思想

時間

年數

思想主流

揉雜的思想

漢高祖至景帝

六十多年

道家黃老之學

  1. 法家控馭臣下的技術
  2. 雜以陰陽之說

漢武帝至王莽

一百六十年間

儒學獨尊

主張仁義

  1. 法家思想
  2. 陰陽五行
  3. 讖緯符命
  4. 仍篤信讖緯符命,而儒家已富批判精神。
  5. 道家思想復起

東漢

二百年間

參考資料

正見網

中華萬年網

光碟「美麗五千年漢唐文化」國立歷史博物館發行  終身學習光碟系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