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
危(ㄨㄟˊ)。
【歷史來源】
危氏源出於三苗族。相傳上古時帝堯因兒子丹朱行為不檢,故而把帝位禪讓給舜。當時居住在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陽湖一帶的三苗部族比較強大,他們也反對禪讓。丹朱就聯合三苗起兵,與舜爭奪天下。舜派大禹領兵鎮壓,禹在丹水一帶打敗了三苗,三苗君主被殺,丹朱不知所終。叛亂被平息後,舜帝將三苗族人遷徙到西北的三危山(甘肅敦煌東)一帶居住。三苗後裔遂以危為姓,稱危氏。
另外,明初文學家危素之祖本姓黃,他改姓危後,其後人亦稱危氏,成為危姓的一支。
【郡望】
1、汝南郡:漢時置郡。西漢高帝二年(前205年)始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今河南省汝南市東南),轄地包括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堂號】
太史堂:明朝時危素少通五經,元朝時做經筵檢討。他修了《宋史》、《遼史》、《金史》,官至翰林學士。元朝亡後,他又修了《元史》。
【歷史人物】
危素,(西元1295→1372年),明代金溪人,字太樸,一字雲林。
元朝至正年間,授經筵檢討,參與撰修宋遼金三史。明初為翰林侍講學士,與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館學士。
後謫和州,憂憤而卒,著有《危學士集》。
據傳聞,他的憂憤是這樣來的:
元朝末年,大明的部隊攻克燕京。元朝的大臣危素想以死殉國,在河北省房山報恩寺投井,被報恩寺主持大梓和尚撈了起來,說:「你一死,元朝的歷史就就斷了。」因此危素未死。明太祖朱元璋仍然任命他當大學士。皇上雖然因他才學好,把他當作顧問,但心中卻很鄙薄他的人品,有時竟叫他「危狗」。
有一天,皇上到東閣查看,危素走過來,他的鞋子發出「咄咄咄」的響聲,一直響到門簾裡面。皇上問是誰,他回答說:「是老臣危素。」皇上說:「是你麼?我還以為是文天祥來了呢!」危素十分恐懼,嚇得週身是汗。皇上說:「危素!你如果真是元朝的老臣,為什麼不到和州去守余闕的廟去呢?」
原來余闕十分忠於元朝,因不投降陳友諒而死了,明太祖讚揚他的氣節,為他修廟祭祀他,所以派危素去做廟裡燒香的人,讓他於心有愧。不到一年,危素就因憂愁而去世了。
雖然危素少通五經,元朝時做經筵檢討。他修了《宋史》、《遼史》、《金史》,官至翰林學士。元朝亡後,他又修了《元史》。但是因他言而無信在前,對國不忠而事二主於後,所以招致朱元璋的鄙視,後人對他的評價也不高啊!
相關文章
- 《百家姓》(35-3):婁 (2010年3月13日)
- 《百家姓》(35-2):路 (2010年3月11日)
- 《百家姓》(35-1): 賈 (2010年3月9日)
- 《百家姓》(34-4):強 (2010年3月7日)
- 《百家姓》(34-3):麻 (2010年3月5日)
- 《百家姓》(34-2):季 (2010年3月3日)
- 《百家姓》(34-1):席 (2010年3月1日)
- 《百家姓》(33-4):閔 (2010年2月27日)
- 《百家姓》(33-3):藍 (2010年2月25日)
- 《百家姓》(33-2):阮 (2010年2月23日)
- 《百家姓》(33-1):杜 (2010年2月21日)
- 《百家姓》(32-4):梁 (2010年2月19日)
- 《百家姓》(32-3):董 (2010年2月17日)
- 《百家姓》(32-2):祝 (2010年2月15日)
- 《百家姓》(32-1):項 (2010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