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百家姓》(17-3):岑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

岑(ㄘㄣˊ)

【歷史來源】

1、源自姬姓。根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文王封其異母弟耀之子渠為岑子,其地也,今梁國岑亭是也。」周文王封他同父異母的弟弟為岑子,便以地名為姓。
2、出自南方俚蠻。根據《姓氏考略》所記載:「望出南陽,又,兩越娌人多岑姓」,則南方,是有很多姓岑的外族的。

【郡望】

南陽郡:於今河南省西南部、湖北省東北部一帶。

【歷史人物】

岑參

岑參(西元715年∼西元770年),唐朝棘陽(今河南新野縣)人。岑參少時孤貧,但能刻苦學習,讀遍經史,善寫詩。天寶三年(西元744年),高中進士,天寶八年(749年)第一次出塞。岑參是唐朝寫邊塞詩的代表人物,和高適並稱「高岑」。岑參曾兩度西行萬里,深入邊塞生活達六、七年之久,他對邊塞生活有豐富的體驗,加上他好奇的性格和對於景物的敏感度,使他能夠將邊塞之地奇景盡收筆下。

岑參早期寫的詩歌都為寫景述懷、詩句風華綺麗。宋人許顗在《彥周詩話》中曾提起:「岑參詩意自成一家,蓋嘗從封常清軍,其記西域異事甚多……古今傳記所不載也」。累官補闕起居郎,後出為嘉州刺史,故世稱為岑嘉州。岑參死後30年,岑佐公收集遺文,請杜確編成《岑嘉州詩集》八卷。現存詩403首,邊塞詩七十多首,另有《感舊賦》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銘兩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