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百家姓》(17-4):薛

文/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明慧學校】

薛(ㄒㄩㄝ)

【歷史來源】

1、出自於任姓。黃帝有25個兒子,分別有12個姓氏。其中一位叫禺陽,被封在任地(約今山東省濟寧),因而改姓任。
2、出自於媯姓。是虞舜後裔孟嘗君(田文)之後,以邑名為姓。根據《吳錄》記載,孟嘗君是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其父田嬰被齊緡王封在薛(即任姓薛國舊地),便以薛為姓。直到秦朝滅掉六國,子孫分散。西漢初年,田文的孫子-田國、田陵到竹邑(今安徽省宿縣北)居住,便把國家當作姓氏。
3、出自他姓或他族改姓而來:
(1)根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將鮮卑的複姓叱干,改作單姓薛。
(2)出自於周文王的姬姓馮氏之後裔。
(3)今滿、蒙、土家、朝鮮族有此姓,客家人亦有此姓。

【郡望】

1、河東郡:秦初所置,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相當於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區。
2、新蔡郡:即今河南省新蔡。蔡國自蔡遷此,故名。晉惠帝從汝陰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治所在今河南省新蔡)。北齊改廣寧郡。
3、沛郡:為漢高帝時設立,其範圍約為今安徽省淮河以北、西淝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蘇豐、沛等地。
4、高平郡:晉時以山陽郡改置,治所在昌邑(今山東省巨野南),相當於今山東金鄉、巨野、鄒縣等地。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東省微山縣西北),北齊移治任城(今山東省濟寧市)。

【堂號】

1、忠諫堂:漢朝時候,沛人薛廣德為御史大夫,敢於直諫。元帝要做樓船供自己玩樂,廣德脫帽子諫阻,如果元帝不聽,他打算光著頭向皇帝車輪上碰。結果皇帝採納了他的諫議。
2、主要堂號有:「崇禮堂」、「慎德堂」、「三鳳堂」等。

【歷史人物】

薛仁貴

薛仁貴(西元614年∼西元683年),名禮,唐朝絳州龍門(今屬山西河津縣)人。少時家境貧賤,出身農民,以田為業,善於騎射。唐貞觀年間,應募從軍,跟隨唐太宗遠征遼東,所向披靡,因功升任右領軍中郎將。後又率兵於天山戰勝九姓突厥,軍中有「將軍三箭定天山」之歌。唐高宗乾封年間東征,屢破高麗、契丹、突厥,而立奇功,官拜右威衛大將軍,兼安東都督,並封平陽郡公。

「君子之交淡如水」有一個歷史典故。據說在唐朝貞觀年間,薛仁貴自幼習文練武,在沒有得志前,他與妻子窮困潦倒,同住在一個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王茂生夫婦經常幫助他們,因此兩人結為異姓兄弟。後來薛仁貴從軍,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征戰多年立下戰功,被封為「平遼王」,此刻的薛仁貴一登龍門,身價百倍,文武百官紛紛前來道賀,但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可是只收下了仍是布衣百姓的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薛仁貴的手下打開酒罈一看,發現裡面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嚇得面如土色說:「啟稟王爺,此人如此大膽,膽敢戲弄王爺,請王爺重重的懲罰他。」但是薛仁貴不但沒有生氣,還讓人取來大碗,當眾喝下三大碗王茂生送來的清水,在場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貴喝完之後說:「我過去落難時,全靠王茂生夫婦的資助,沒有他們,我就沒有今天的榮華富貴。現在我不收厚禮、不沾美酒,卻偏偏只收下王兄弟送來的清水,因為我知道他貧寒,送清水也是他的一番美意,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思是,君子之間的關係應建立在道義之上,要像清水一樣純淨高潔,不摻雜世俗的物質利益和過濃的情分,並避免互相之間的拉攏、利用和吹捧,如此無私的朋友關係才能維繫的長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