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宋僧惠洪(西元1071∼1128),號覺範。所著《石門文字禪》一書,內容輯錄自己生平寫就的詩文。
在〈題所錄詩〉篇中他說,他在各寺院道場講述佛法精要,但都不曾想過要將這些言論收錄成書,而弟子惠英卻編了兩本篇幅很大的書,但是臨濟宗是強調頓悟,不以著書立說為志,他覺得愧對九祖的訓示,想將書拿去燒掉。
可是一想到惠英這麼好學,只好笑一笑把書擱放在一旁。後來「一笑置之」被用來形容不當成一回事。此外,在陸游〈書夢〉詩和楊萬里〈觀水歎〉詩中,也可看到「一笑俱置之」和「一笑姑置之」的用法,可見「一笑置之」在宋代已被廣為使用。
【典源】
#《石門文字禪.卷二六.題所錄詩》1>
海南道人惠英字穎孺,生十有二日而失母,年七齡而為沙門,二十歲從予游。予所作語言遍叢林未嘗收錄,而英2>編兩巨帙3>為示,既有媿4>於九祖,欲焚去之。又念英之好學,為一笑而置之。然流俗寡聞見,少年嗜筆硯者,不背數必腹非之,以謂禪者不當以翰墨為急。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陸游〈書夢〉詩、宋.楊萬里〈觀水歎〉詩二首之一。
(2) 英:惠英,字穎孺,宋海南道人,生卒年不詳。宋僧惠洪弟子。
(3) 巨帙:篇幅、規模很大的著作。帙,音ㄓˋ。
(4) 媿:音ㄎㄨㄟˋ,同「愧」,辜負、對不起。
〔參考資料〕
■宋.陸游〈書夢〉詩(據《陸放翁全集.劍南詩.卷八一》引)
我夢舉有司,雞唱起裹飯。又夢趁早朝,漏舍坐待旦。既寤兩無有,撫枕徒浩歎。今雖去為農,飯牛亦夜半。何曾得放慵,美睡到日旰。一笑俱置之,浮生固多難。
■宋.楊萬里〈觀水歎〉詩二首之一(據《誠齋集.卷二六》引)
我方臥舟中,仰讀淵明詩。忽聞灘聲急,起視惟恐遲。八月濺飛雪,清覽良獨奇。好風從天來,翛然吹我衣。涼生固足樂,氣變亦可悲。眷然慨此水,念我年少時。迄今四十年,往來九東西。此日順流下,何日泝流歸。出處未可必,一笑姑置之。
源自「中華民國教育部成語典」
相關文章
- 成語故事:一氣呵成 (2008年5月29日)
- 成語故事:奄奄一息 (2008年5月27日)
- 成語故事:三長兩短 (2008年5月25日)
- 成語故事:一知半解 (2008年5月23日)
- 成語故事:一波三折 (2008年5月21日)
- 成語故事:一板一眼 (2008年5月19日)
- 成語故事:黃粱一夢 (2008年5月17日)
- 成語故事: 一念之差 (2008年5月15日)
- 成語故事:一呼百諾 (2008年5月13日)
- 成語故事:一刻千金 (2008年5月11日)
- 成語故事:一事無成 (2008年5月9日)
- 成語故事:一言難盡 (2008年5月7日)
- 成語故事:一言九鼎 (2008年5月5日)
- 成語故事:一見如故 (2008年5月3日)
- 成語故事:一決雌雄 (2008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