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一見如故

【明慧學校】「一見如故」的典故可能出自於《左傳》。春秋時,吳國公子季札到鄭國訪問。見到大夫子產,相談甚歡,好像相識許久的老朋友一樣。彼此互贈珍貴禮物,表示深厚的情誼。而在《晉書》中,也有「一面如舊」的說法。

晉朝時,吳郡的陸機、陸雲兩兄弟自認為江南名家子弟,相當自負,從不把中原人士放在眼裡。等到入京後,遇到名士張華,與他相處就如舊識般親切,陸家兄弟也非常仰慕他的道德風範,並以老師之禮相待。後來「一見如故」這句成語多用來形容初次見面就相處融洽,如同老朋友一般。

【典源】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1>
(吳公子札)聘2>於鄭,見子產3>,如舊相識,與之縞帶4>,子產獻紵衣5>焉。

〔注解〕
(1) 典故又見於《晉書.卷三六.張華列傳》。
(2) 聘:訪問,古代諸侯間互派使者作友好訪問。
(3) 子產:公孫僑,字子產,春秋時鄭國大夫,生卒年不詳。博洽多聞,長於政治。為政寬猛並濟,時當晉楚爭霸,鄭處於兩大國之間,子產能事大以禮,而不苟徇其欲,晉楚皆敬憚之。
(4) 縞帶:白色的衣帶。縞,音ㄍㄠˇ,白色。
(5) 紵衣:麻布衣服。紵,音ㄓㄨˋ,麻料。

〔參考資料〕
《晉書.卷三六.張華傳》
初,陸機兄弟志氣高爽,自以吳之名家。初入洛,不推中國人士,見華一面如舊,欽華德範,如師資之禮焉。

源自「中華民國教育部成語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