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童話寓言

《三字經》故事:第二十單元(1)

文/立平整理

【明慧學校】

蘇 老 泉,二 十 七,
Sū lǎo quán èr shí qī

始 發 憤,讀 書 籍。
Shǐ fā fèn dú shū jí

【譯文】

宋朝的蘇老泉,到了二十七歲時,才開始發憤讀書。

【註釋】

1. 蘇老泉:宋代大文學家蘇洵。
2. 始:才,開始。

【故事】

大器晚成的蘇洵

宋朝著名的大文學家蘇東坡的父親蘇洵,在年輕時並不太喜歡讀書,整天游手好閒、無所事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糊里糊塗的過日子。直到二十七歲時,有一天在睡夢中,他夢見自己來到河邊,遇見一位老者,老者望著他,手指著一棵不太直的樹說:「在不加修整,大勢已去也。」話一落地,人已走的無影無蹤。蘇澗猛然驚醒。從此發憤學習。

剛開始,只學了一年,蘇洵便去考進士,結果名落孫山。但他並不氣餒,更加認識到學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反省自己一定是準備的不充足,太大意了,所以才沒有考上。於是,他把一年來所寫的文稿全部燒掉了。從此,更加努力學習,立志要成大器,出人頭地。

他每天卷不釋手地勤學苦練,經過六年的寒窗苦讀,終於文才大有長進。他下筆如神,頃刻間能數萬語。當時,京城歐陽修對他寫得文章很是欣賞,並推薦給當時的宰相韓琦,韓琦看後,也拍手叫絕。

從此,蘇洵的文章聞名天下,很多人都喜愛閱讀。成為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