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聽彈琴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作者簡介】
劉長卿(公元?- 約786) 字文房。其詩善於描繪自然景物,長於五言詩,人稱“五言長城”。有《劉隨州詩集》。
【字句淺釋】
解題:作者通過對聽琴的描述和議論,表達自己曲高和寡、孤芳自賞的情懷,以及對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憂慮。泠泠:形容聲音清越。七弦:古琴有七根琴弦,這裡以“七弦”代指古琴。松風寒:風吹入松林,其聲帶著淒清的寒意;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因此便一語雙關,豐富了內涵。
【全詩串講】
清越的泠泠聲,緩緩流出古琴的七弦。
寂靜中我聽到,風入松林略帶著清寒。
琴曲古樸肅穆,雖然我自己確實喜歡。
可惜知音太少,當世之人多半不再彈。
【言外之意】
一個人無論在哪一方面層次過高,就容易產生知音難覓、孤芳自賞的寂寞。擺脫這種寂寞的一條路徑就是所有高層次的人凝聚為一個社會的階層。
這個世界總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而且變化得越來越快。在這飛轉的歷史車輪的軌跡中,任何時代都有一大批懷舊念舊的人,對過去的時光十分珍惜。由於他們對時代的判斷是基於人心的善惡以及由此而來的人類精神境界的高下,而不是物質上的所謂進步和滿足,因此他們心中總懷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悲哀。但他們是人類社會中產生各種精神運動、宗教修煉或者“深刻的哲學理論”的沃土。任何時代也無法壓住他們的聲音,因為任何時代都總是有追求精神境界的人。
相關文章
- 唐詩欣賞:望月懷遠 (2005年4月26日)
- 唐詩欣賞:大林寺桃花 (2005年4月23日)
- 唐詩欣賞:山居秋暝 (2005年4月21日)
- 唐詩欣賞:處士盧岵山居 (2005年4月18日)
- 唐詩欣賞:寄全椒山中道士 (2005年4月16日)
- 唐詩欣賞:自敘 (2005年4月13日)
- 國學常識:唐詩小百科 (2005年4月12日)
- 唐詩欣賞:途經秦始皇墓 (2005年4月9日)
- 唐詩欣賞:題破山寺後禪院 (2005年4月6日)
- 唐詩欣賞:山行 (2005年4月3日)
- 唐詩欣賞:《對酒五首》(之二) (2005年3月31日)
- 唐詩欣賞:黃鶴樓 (2005年3月29日)
- 唐詩欣賞:勸酒 (2005年3月28日)
- 唐詩欣賞:漁父 (2005年3月23日)
- 唐詩欣賞:終南別業 (2005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