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相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簡介】
崔顥(公元 ?─754),盛唐著名詩人。早期詩多寫閨情,流於浮豔。後來經過邊塞之行,詩風變為雄渾奔放。明人輯有《崔顥集》。
【字句淺釋】
解題:據說李白曾登黃鶴樓,本要題詩,因看到崔顥這首詩,便不再題了,還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就使此詩格外有名。黃鶴樓:在今武漢市長江邊上。古代仙人子安和三國時費文偉都曾駕鶴來此。昔人:過去的人,這裡指騎鶴的仙人。歷歷:一個個清清楚楚的。鸚鵡洲:唐朝時在漢陽西南長江中,後來逐漸被水衝沒。煙波: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
【全詩串講】
乘著黃鶴,仙人們一個個早已飛上天。
仙去樓空,這裡只有黃鶴樓留在人間。
從那以後,黃鶴就再也沒有返回樓前。
千百年來,樓上只見白雲飄忽空悠然。
晴空碧江,漢陽城的樹木都歷歷可見。
花草茂盛,在江中鸚鵡洲上綠成一遍。
黃昏日落,思念家鄉不知在何處哪邊。
煙波浩緲,面對長江心中有陣陣憂煩。
【言外之意】
神仙們走了,後人看不見。但與神仙故事相關的事物卻可能留在人間,時時提醒後人,使他們對生命的由來和歸宿有進一步深思的餘地。詩人在重溫神仙故事之余,向自己發出了家鄉在哪裡的疑問。其實人們對家的戀念和執著,可能都反映了生命的深層意識中對回歸生命本源的追尋。仙人們走了,當然是回到他們永久的家。而作者和讀者卻想起了自己在人間的這個暫時的家。如果有人也因此而想起了自己永恆的家,則黃鶴樓也不枉自在江邊獨立千年了。人有回歸的念頭,那就是有希望的人。有希望的人心中也就沒有那樣多煩惱和憂愁了。
神仙故事代代傳,千年百年到今天。信有信無人心異,有無全在一念間。
相關文章
- 唐詩欣賞:《對酒五首》(之二) (2005年3月31日)
- 唐詩欣賞:勸酒 (2005年3月28日)
- 唐詩欣賞:漁父 (2005年3月23日)
- 唐詩欣賞:終南別業 (2005年3月20日)
- 唐詩欣賞:無題 (2005年3月19日)
- 華夏歷史:漢室天下的復興 東漢的文化(四) (2005年3月18日)
- 唐詩欣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005年3月15日)
- 唐詩欣賞:杳杳寒山道 (2005年3月13日)
- 唐詩欣賞:遊終南山 (2005年3月11日)
- 唐詩欣賞:江村 (2005年3月8日)
- 唐詩欣賞:猛虎行 (2005年3月6日)
- 春秋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和物理學 (2005年3月5日)
- 唐詩欣賞:晚泊潯陽望廬山 (2005年3月4日)
- 唐詩欣賞: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2005年3月2日)
- 中國古代名句警言〈19〉 (2005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