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處士盧岵山居 (溫庭筠)
西溪問樵客,遙識主人家。
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隨雨暗,一徑入雲斜。
日暮鳥飛散,滿山蕎麥花。
【作者簡介】
溫庭筠(公元約812 - 866) 原名歧,字飛卿,晚唐名詩人、大詞人。其詩、詞皆詞藻華麗,詞風濃豔,為宋詞中花間派的鼻祖。後人輯有《溫庭筠詩集》,詞存《花間集》、《金奩集》中。
【字句淺釋】
題解:本詩寫作者去山裡訪問一位處士,以純粹寫景的特殊手法來表現處士古樸的生活和孤高的人品。樵客:即樵夫,但帶尊重味,隱隱暗示並非俗人。蕎麥:瘠薄山地常種的一種農作物,春天開小白花。
【全詩串講】
西邊的溪水旁向一個砍柴者打聽,
遠遠的弄清了盧處士居處的情形。
蒼老的古樹根和石頭緊緊的纏連,
還有清澈到能見沙底的湍急山泉。
細雨中矗立著無數個幽暗的山峰,
一條小路傾斜著直通入煙雲之中。
傍晚時鳥兒都向著四面八方飛散,
才顯出潔白的蕎麥花兒開了滿山。
【言外之意】
此詩通過描寫盧岵居處景物的特殊色彩,使讀者對處士的生活、人品產生深刻的印象,以此表達作者的仰慕之情。反覆吟誦,充分利用形象思維把原詩句化為圖畫,讀者就能感覺到,作者這種特殊的表現手法還是成功的。
不同的地理環境可培養出不同體格和性格的人來,這是公認的常識。因此當人進入某種地理環境時,就可能正確的想像出那裡居住的人們的性格乃至人品來。
現代人容易產生心理的敗壞和污染,環境的敗壞和污染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相關文章
- 唐詩欣賞:寄全椒山中道士 (2005年4月16日)
- 唐詩欣賞:自敘 (2005年4月13日)
- 國學常識:唐詩小百科 (2005年4月12日)
- 唐詩欣賞:途經秦始皇墓 (2005年4月9日)
- 唐詩欣賞:題破山寺後禪院 (2005年4月6日)
- 唐詩欣賞:山行 (2005年4月3日)
- 唐詩欣賞:《對酒五首》(之二) (2005年3月31日)
- 唐詩欣賞:黃鶴樓 (2005年3月29日)
- 唐詩欣賞:勸酒 (2005年3月28日)
- 唐詩欣賞:漁父 (2005年3月23日)
- 唐詩欣賞:終南別業 (2005年3月20日)
- 唐詩欣賞:無題 (2005年3月19日)
- 華夏歷史:漢室天下的復興 東漢的文化(四) (2005年3月18日)
- 唐詩欣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005年3月15日)
- 唐詩欣賞:杳杳寒山道 (2005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