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家長園地

與孩子交心

文/洗清蘭

【明慧學校】前些日子、大學快畢業的兒子說:之前宿舍搬進來一位學弟,很安靜、很悶,平時常去敲他的門鬧鬧他。「喂!打球啦!悶在屋裡做什麼?」、「走啦,一起逛夜市啊!」。雖然他常顯得不耐煩,身為學長,總要照應一下啊!我很清楚兒子愛玩,不甘寂寞的個性。

兒子繼續說:一段時日下來,他較能融入大家,在一次談話中,他悠悠的說:「我早就計劃好要自殺的,也暗示過家人了。」兒子訝異之餘說:「什麼事嚴重到要放棄家人,讓他們傷心?」學弟竟然說:「我和爸媽、妹妹又不熟,他們向來不了解我,沒什麼差。」

我真的替這個孩子捏把冷汗,在兒子當兵的懇親會時,見到他,好一個眉清目秀的男孩,話雖不多,給人印象蠻好!應是正值好奇探索生命的年輕人,腦袋瓜卻在想些什麼呢?

兒子提到現在的家庭很普遍的現象──各司其職,爸媽賣力工作,孩子窩在房裡各忙各的,尤其越是安靜不惹事的孩子,更讓父母放心,或者在上學、補習間周旋,比父母還早出晚歸,家人的情感越來越疏離……

記得孩子國小時,若犯了錯,善於表達的兒子總有不少理由,而他較嚴謹的老爸卻認為不應該放縱孩子強詞奪理,甚至會被耍得團團轉;而我並不想預設立場,只想先聽聽看他要說什麼,也許是自己「慢性子」的缺點,反而在親子間成了優點,往往在兒子滔滔不絕的辯解之後,撫平了彼此的激動情緒,事後兒子雖然知道我相信他,卻也耍賴不了,該負責處理善後,或接受處罰啦!孩子越大就越了解何以爸爸事事小心,認真工作,無論做任何事若太混絕對騙不了人的!

曾和經營貿易公司的朋友聊到:「你公司缺人時,是以何標準聘任年輕人?」他提到:「我並不以高學歷為考量,試用一段時間後往往是團隊配合度高者適任,『個性』決定這個人是否對公司有益,屢試不爽!工作經驗可以由調教來累積,一個人的個性是自小養成,我們可不願浪費時間去糾正他。」

可是時下許多父母擔心孩子的前途,做的卻是逆向行事,太著重課業,犧牲了孩子學習做人、面對困境時如何處理情緒的時間,豈不可惜?記得聯副一篇高中生發表的文章,標題是〈別再說我們是草莓族,我們又是誰造成的?〉,印象之深刻,尤令人心疼。

兒子提及:「有同學辛苦打工一個月,甚至常吃泡麵,只為了買一件名牌,爸媽怎會知道?」個人認為有「自信」就不會盲目的追逐時尚、減肥,來獲得他人的肯定。

還記得兒子國小第一次學會蒸蛋的得意表情,有多臭屁,獻給阿媽品嚐又秀給鄰居的同學吃,同學還挺捧場的拜他為師,兩個小男生打蛋把桌面弄得一塌糊塗,還研發出加一點醬油、黑楜椒,比媽媽做的還好吃喔!

即使是做件小家事也能獲得快樂與自信,一些小小的自信逐步堆砌出的潛力是無限的喔!曾幾何時,玩耍中獲得的成就感已被定義為浪費時間。試想,如抱著好奇好玩的心情學習,我們的孩子絕對是快樂、有能力的。

不如花點心思與孩子交心,保證孩子什麼事都告訴你,才能隨機教導他價值觀、尊重他人與自重,有個開朗成熟的個性才能獲益一輩子,不是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