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三從四德」,由「三從」及「四德」二語組合而成。「三從」見於《儀禮.喪服》子夏傳。《儀禮》為儒家重要典籍之一,乃貴族禮儀之匯編。〈喪服〉一篇記載居喪期間各等親屬所應著的服飾,所附的子夏傳中提到當時對女子的一些道德要求,即:「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說明女子未嫁時服從父親,出嫁後服從丈夫,若丈夫亡故則服從兒子。這就是所謂「三從」。「四德」見於《周禮.天官.九嬪》。《周禮》亦為儒家重要典籍之一,相傳為周公所作,記載當時的官制及政治制度。
「九嬪」是王宮中的女官,也是帝王的九位妃子,負責掌理婦女所應學習的禮儀。九嬪各領有女御九人,教導女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並率領她們按時輪值王所,協助皇后處理各項事務。而所謂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指的是婦人應有貞節柔順的德行、委婉得體的應對辭令、溫雅的體態舉止、熟練的工作技能。這四項要求,就是「四德」。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三從四德」,用來指舊時婦女必須具備的德性。
【典源】
1、「三從」:《儀禮.喪服》
傳曰:為父何以期也?婦人不貳斬也。婦人不貳斬者,何也?婦人有三從1>之義,無專用2>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婦人不貳斬者,猶曰不貳天也,婦人不能貳尊也。
〔注解〕
(1) 從:從其教令。
(2) 專用:憑己意行事。
2、「四德」:《周禮.天官.九嬪》
九嬪1>,掌婦學2>之法,以教九御3>婦德、婦言、婦容、婦功4>,各帥其屬,而以時御敘于王所。
〔注解〕
(1) 九嬪:職官名。周制宮中的女官,掌理婦女所應學習的禮儀及職事。嬪,音ㄆ|ㄣˊ。
(2) 婦學:古代婦女所應學習的禮儀及職事,包括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等。
(3) 九御:職官名,即女御,為九嬪之屬,負責侍寢等各項雜務。每九嬪一人領女御九人,故曰九御。
(4) 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指婦人所應學習的幾種禮儀及職事。德謂貞順,言謂言辭委婉,容謂儀態柔順,功謂治絲麻、紡織、縫紉等事。
源自「中華民國教育部成語典」
相關文章
- 成語故事:三思而行 (2009年8月2日)
- 成語故事:三言兩語 (2009年7月30日)
- 成語故事:大千世界 (2009年7月28日)
- 成語故事:千變萬化 (2009年7月26日)
- 成語故事:千頭萬緒 (2009年7月24日)
- 成語故事:千載一時 (2009年7月22日)
- 成語故事:萬紫千紅 (2009年7月20日)
- 成語故事:千軍萬馬 (2009年7月18日)
- 成語故事:千方百計 (2009年7月16日)
- 成語故事:亡命之徒 (2009年7月14日)
- 成語故事:亡羊補牢 (2009年7月12日)
- 成語故事:才高八斗 (2009年7月10日)
- 成語故事:一葉知秋 (2009年7月9日)
- 成語故事:杯弓蛇影 (2009年7月8日)
- 成語故事:川流不息 (2009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