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三言兩語

【明慧學校】「三言兩語」,形容言語簡短。這句成語在文獻中,較早出現在宋代吳潛所寫的〈望江南.家山好〉詞中,其中有一句說「六宇五胡生口面,三言兩語費顏情」,這闕詞的大意是這樣的:還是故鄉好,不必去賺取虛名。因為世上的道理,盛衰常相倚伏。

盛勢中存有衰勢的徵兆,人生不會永遠得意。就是歷代君王的命運也是如此。所以一個人要知道退讓,其實就是為了前程。姑且就這麼地回轉田園,不問世事。過去面對那些外來異族人的是非口舌,即使是極簡短的三言兩語,也讓我頗費精神,所以弄得我頭髮都斑白了。

後來「三言兩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形容言語簡短。如《紅樓夢.第六七回》:「怪不的前日我們在店裡彷彷彿彿也聽見人吵嚷,說有一個道士,三言兩語把一個人度了去了;又說一陣風刮了去了。」用的也是這個意思。

【典源】

※宋.吳潛〈望江南.家山好〉詞(據《全宋詞.吳潛》引)
家山好,不是撰虛名。世上盛衰常倚伏,天家日月也虧盈。退步是前程。  且恁地1>,捲索了收繩2>。六宇五胡3>生口面4>,三言兩語費顏情5>。贏得鬢星星。

〔注解〕

(1) 且恁地:姑且就如此。恁,如此。
(2) 捲索了收繩:收捲了繩索,比喻回轉田園,不問世事。
(3) 六宇五胡:全天下的異族人。六宇,指上下四方。五胡,指匈奴、羯、鮮卑、氐、羌五種自北方移居中原的胡人。
(4) 生口面:陌生人的是非口舌。
(5) 費顏情:難以揣測真情意。

源自「中華民國教育部成語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