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川流不息

【明慧學校】「川流不息」原本的意思是指河川水流永不停歇。息,就是停止的意思。這句成語的典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認為出自於《論語.子罕》篇,孔子所說的「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孔子有一天來到河邊,看到晝夜奔流不息的河水,不禁感嘆時間消逝不就像流水一樣嗎?這是從「川流不息」的自然現象領略到時間的流逝,後來也作「川流不舍」。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認為這是出自於《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列傳》:「處士山積,學者川流。」的「川流」。這裡的「川流」就是如河水之流動,有穿梭往來的意思。所以這兩句話是在形容當時才德之士多,堆積如山,連綿如流水,往來不停。南朝宋.鮑照〈結客少年場行〉:「日中市朝滿,車馬若川流。」的「川流」用法也是一樣。

因為後代「川流不息」的用法,多為此意,所以視為典源自也可通。但是深究起來,此處文獻上的「川流」都只是借用流水現象,未見強調「不息」的意思。所以「川流不息」的意思,或者以出自於《論語》較為恰當。

【典源】

※《論語.子罕》1>

子在川上曰:「逝者2>如斯3>夫!不舍4>晝夜。」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列傳》。
(2) 逝者:指逝去的時光。
(3) 斯:指河水。
(4) 舍:放棄。通「捨」。

〔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

少游太學,與班固、傅毅同時齊名。常以典籍為業,未遑仕進之事。時人或譏其太玄靜,將以後名失實。駰擬楊雄〈解嘲〉,作〈達旨〉以荅焉。其辭曰:……今聖上之育斯人也,樸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為仁。壹天下之眾異,齊品類之萬殊。參差同量,坏冶一陶。群生得理,庶績其凝。……方斯之際,處士山積,學者川流,衣裳被宇,冠蓋雲浮。

源自「中華民國教育部成語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