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1938年,一位16歲的少年來到巴黎尋夢,他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舞蹈家。
當時,舞蹈是一個熱門行業,也是一門貴族藝術。少年家裡窮,根本無錢供他上舞蹈學校。少年不死心,每天據理力爭,甚至以絕食相抗。父親沒有辦法,只好跟他簽了個君子協定:允許他夜晚進舞蹈學校,但白天必須自力更生,想辦法賺到學費及生活費。
少年沒有別的特長,只是從小跟父母學到一點裁縫活,勉強找到了一家縫衣店,但工資奇低,而且勞動強度大,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三個月後,疲憊不堪的少年感到了絕望,就給當時心目中的偶像,人稱「芭蕾音樂之父」的布德理教授去了一封信,請求指點迷律。
布德理非常同情少年的遭遇,但學習舞蹈不光需要天賦、愛好,還需要家境、環境等因素的支持,光憑一腔熱情和信念是遠遠不夠的。很快,布德理給少年回了信,給他全面分析了學舞蹈的條件,同時啟發他,舞蹈可以當成生命的一部分,但不能是全部。
布德理的回信對少年啟發很大,他決定先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生存之路,待時機成熟之後,再轉攻舞蹈。可這條路在哪兒呢?一個夜晚,少年來到一家酒吧喝悶酒,這時,一位儀態高雅的伯爵夫人向他走來,摸著他身上的衣服,讚不絕口,問他是從哪兒買的?當聽說它是少年自己設計製作的時,伯爵夫人驚訝萬分:「我有預感,孩子,你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百萬富翁的!」
那一刻,少年忽然發現: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就是縫衣服。這是自己所熟悉的,也是最現實的,儘管這個行業曾經給自己帶來過迷茫和痛苦。當下,他通過伯爵夫人,與巴黎最有名的伯坎女式時裝店取得聯繫。憑著從事舞蹈行業得來的靈感以及設計上的天賦,少年從此走上了一條時裝設計的道路。10年之後,少年的身份,已變成舉世聞名的服裝設計巨匠。他就是皮爾.卡登。
成功的概念從來都是不確定的,也造成了人生的路有千條萬條。有哲人說過:人生做不成兩件事。每個人的精力和時光是有限的,當你在人生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時候,記住,選擇最熟悉、最現實的一條,往往就是你通往成功的近道。
相關文章
- 巨石當道時 (2008年8月8日)
- 最好的安排 (2008年8月7日)
-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做釣鉤 (2008年8月6日)
- 聆聽 (2008年8月5日)
- 將眼光放遠 (2008年8月3日)
- 只要用心,頑石也點頭 (2008年8月2日)
- 春天正在開放 (2008年8月1日)
- 知止 (2008年7月31日)
- 機會並非越多越好 (2008年7月30日)
- 兩岸的孩子們 (2008年7月29日)
- 船王挑選接班人 (2008年7月28日)
- 寫在水上的字 (2008年7月27日)
- 打磨自己 (2008年7月26日)
- 以感恩的心做人 (2008年7月25日)
- 快樂或痛苦就在一念間 (2008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