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大意是:知道應該達到的境界才能夠使自己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李叔同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們一般說“知足”,我覺的“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層。知足是人家給多少,你“雖然不滿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著到了某個程度了,伸手去擋住,說:我不要了。
知足是由人的,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貪,知止是不隨。知止,簡單來說,就是知道什麼時候夠了,知道什麼時候該走,知道“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
不是難在不知道,是難在不捨的,不願意。 知止,是從心靈出發的;心裡這麼想,付諸行動,才會成為“行為”。知止,不但是針對“欲壑”,懂的說,夠了;也要對“痛苦、煩惱”,懂的說,行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快樂固然短暫,如果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那些走上絕路自我了斷的人,其實也是不了解“知止”。知止功夫做到細微處,一念起來,知止,不被帶著走;一念消失了,知止,不動如山 。
相關文章
- 機會並非越多越好 (2008年7月30日)
- 兩岸的孩子們 (2008年7月29日)
- 船王挑選接班人 (2008年7月28日)
- 寫在水上的字 (2008年7月27日)
- 打磨自己 (2008年7月26日)
- 以感恩的心做人 (2008年7月25日)
- 快樂或痛苦就在一念間 (2008年7月24日)
- 如果時光倒轉 (2008年7月23日)
- 南瓜的力量 (2008年7月22日)
- 兩個選擇機會 (2008年7月21日)
- 成功之道 (2008年7月19日)
-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2008年7月18日)
- 捨不得自己一天不快樂 (2008年7月17日)
- 厚道 (2008年7月16日)
- 活在他人心中 (2008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