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一無所有」就是什麼都沒有。見用於敦煌變文《山遠公話》。《山遠公話》是一則記載僧人惠遠生平事蹟的故事。文中,善慶即是惠遠,他為宰相崔相公解釋何為「無形」:「佛法是無形的,就像映在水中的月亮,憑空生起的風,是虛無空泛難以捉摸的。」原文中就用「萬法皆無,一無所有」來表示「無形」。又如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紀》:「逮旬日,鈞異其事,馳往舊遊訪之,則向之花竹一無所有,但見頹垣壞棟而已。」鈞回到當日宴客的地方,之前的花卉、松竹都不見了,看到的卻是倒塌的牆、傾毀的房屋。引文中「一無所有」,也是指什麼都沒有的意思。
【典源】
※敦煌變文《山遠公話》(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引)
相公問:「十類者何?」善慶曰:「第一、有形者,見泥龕塑像,便即虛心禮拜,直云佛如須彌山,見形發心,此即名為有形。第二、是無形者,不立性處不見性,如水中之月1>,空裡之風2>,萬法皆無,一無所有,此即名為無形。……」
〔注解〕
(1) 水中之月:映在水中的月亮,並非實體,故用來比喻事物難以捉摸。
(2) 空裡之風:憑空生起的風,無中生有,比喻萬有生於虛無。
源自「中華民國教育部成語典」
相關文章
- 成語故事:一朝一夕 (2008年6月15日)
- 成語故事:一揮而就 (2008年6月13日)
- 成語故事:一場春夢 (2008年6月11日)
- 成語故事:一勞永逸 (2008年6月9日)
- 成語故事:一傅眾咻 (2008年6月7日)
- 成語故事:一貧如洗 (2008年6月5日)
- 成語故事:一敗塗地 (2008年6月3日)
- 成語故事:一針見血 (2008年6月1日)
- 成語故事:一笑置之 (2008年5月31日)
- 成語故事:一氣呵成 (2008年5月29日)
- 成語故事:奄奄一息 (2008年5月27日)
- 成語故事:三長兩短 (2008年5月25日)
- 成語故事:一知半解 (2008年5月23日)
- 成語故事:一波三折 (2008年5月21日)
- 成語故事:一板一眼 (2008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