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明慧教室

明慧荳荳教案(3-4-2):大自然中的寶物

文/周怡怡

【明慧學校】  

教案名稱: 大自然中的寶物

班級: 小幼班
領域:語文、常識、工作 
課程長度:30分鐘

教具預備: 各種礦物標本、砂紙、水盆、水、小刀、錢幣、托盤

學習目標:

1. 讓孩子意識到地球上有許多礦物的存在

2. 讓孩子以鯊只磨礦物體會琢磨的意義

課程進行:

1. 請孩子背誦本週三字經「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2. 問問昨天卞和獻玉的故事內容,引導孩子了解:「玉墣原本在大自然中就像是一塊石頭一樣和我們躲貓貓,需要能鑑賞的人來分辨出來。而大自然中有很多礦物都是如此喔!那什麼是礦物呢?」

3. 拿出預先準備好的礦物標本盒向孩子稍做介紹。首先要解釋為什麼都是長的正正方方的,是由於切割好方便放在盒子裡。另外可以從礦物的顏色、摸起來的粗滑等方面來介紹。

4. 拿出裝了水的水盆,投下2、3個礦物(注意要選擇不溶於水及不會和水起化學變化的),讓孩子看到礦石沉到水底,讓孩子明白大部分的礦物都很「重」 

5. 再拿出錢幣和小刀,示範在礦石上摩擦,讓孩子了解到礦石很硬

  

6. 示範用砂紙磨出粉末來,並請孩子注意粉末的顏色
7. 說明待會兒讓孩子自己操作磨砂紙的原則
8. 用托盤發下發下每人一塊礦石和砂紙,請孩子回座去磨礦

9. 操作完畢後請孩子歸還物品去洗手下課

學生反應:

1. 各種礦石很吸引孩子的好奇,很多孩子主動來摸摸看

2. 對於礦石沉到水裡很想用手去摸摸看

3. 在磨砂紙時每個人都很努力

老師檢討:

1. 老師本身應在多具備一些礦物方面的知識以方便用更多面的角度向孩子介紹礦物,並且不會發生將頁岩放到水裡使他開始融解等情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