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明慧教室

明慧荳荳教案(3-4-1):和氏璧的故事

文/周怡怡

【明慧學校】

教案名稱: 和氏璧的故事 

班級:全園
領域:語文、常識 
課程長度:30分鐘

教具預備: 多媒體、玉器、石頭

學習目標: 以玉需要琢磨讓孩子瞭解人需要學習

課程進行:

1. 請孩子背誦三字經至本週進度(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2. 特別強調第一句「玉不琢 不成器」的內涵。拿出一塊玉展示給孩子看,請孩子注意他的光澤、形狀,再拿出一塊石頭請孩子看看說說他們看到了什麼?石頭的外觀是什麼樣子?給人什麼感覺?解釋大自然中璞玉就像是石頭一樣,需要能分辨的人才能看出他內在的不同,也因此再歷史上有一則很有名的故事。播放僑委會製作的中華文化天地影片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21html/vod21_11.htm

3. 問問孩子短片中的劇情:「發現這塊璞玉的是誰?為什麼這個人一開始願意奉獻出這塊璞玉?一開始他獻玉時發生了什麼事?當他被砍斷腳時為什麼第二次他還敢去獻玉?他在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是為了什麼?當文王相信他時,你們猜猜他心中的感受是什麼?」

4. 再次拿出石頭和玉器,將其比喻成孩子,勉勵孩子們認真學習,未來一個個都是「美玉」

5. 將石頭和玉鐲擺放桌上請孩子前來欣賞

6. 下課

7. 可在課室陳列一些玉讓孩子接觸

學生反應:

1. 大家對老師展示的玉鐲和石頭很有興趣,紛紛都主動觸摸

2. 透過老師的引導,孩子們對卞和似乎變的很崇拜

3. 影片欣賞時秩序還不錯,只是有些地方畫面較暗有點抱怨

老師檢討:

1. 影片本身解析度不夠好,而且因為僑委會製作的關係會有英文對照發音

2. 有玉和石頭做比較,孩子印象較為深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