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典故

歷史故事:杏林故事

文/僑教雙週刊

【明慧學校】三國時代,有一個有名的醫生叫做董奉,有一顆仁慈的心,常常免費替貧苦的百姓看病。就算是附近的動物生病了,他也會幫忙治療,所以附近的動物都是他的朋友。有時候,小松鼠還會爬上他的肩膀玩耍,小鳥兒也會吃他手上的食物。

有一天晚上,董奉正在看書,突然聽到窗外傳來嗚嗚的叫聲。董奉走到門外問說:「有
人在外面嗎?」只看到一隻小老虎走出來,坐在地上,用眼神哀求董奉。董奉摸摸小老虎的
頭說:「小老虎,是你家有人生病了嗎?你帶我去看看吧!」小老虎就高興地轉頭帶著董奉走
到一個山洞裡。董奉看見山洞裡躺了一隻腳受傷的母老虎,旁邊還有一隻更小的老虎在嗚嗚
叫著,董奉趕緊走過去說:「別擔心,我會幫你治療的。」傷口包紮好後,母老虎帶著兩隻小
老虎在洞口送董奉離開。

後來,百姓都知道董奉幫人看病一文不取,就有人跑去問董奉說:「大夫,您幫我們看病
卻不收費用,我們都很感謝您,希望可以報答您。」董奉想了一想說:「不然,我很喜歡杏樹,
以後來看病的病人,只要在附近種植杏樹就好了。」因此,來看病的人都會在董奉家的旁邊
種上一棵杏樹,杏樹越來越多,成為一大片的杏林。故事流傳下來後,「杏林」也變成了稱讚
醫生的用語。

*注釋:
1. 仁慈:指性情寬大慈悲。
2. 哀求:形容悲哀痛苦的乞求。
3. 一文不取:不收取任何費用。

閱讀完精采的故事後,請回答下列問題:
(2)1.為什麼董奉有很多動物朋友?
(1)因為他會跟動物說話。
(2)因為他常常幫動物治病。
(3)因為他常常餵動物吃東西。

(3)2.小老虎為什麼到董奉家門外找他?
(1)想跟他做朋友。
(2)肚子餓了想找食物吃。
(3)想請他幫媽媽看病。

(1)3.為什麼百姓都很感謝董奉?
(1)因為他看病不收錢。
(2)因為他的醫術很高明。
(3)因為他常常捐錢給百姓。

(3)4.董奉希望病人怎麼報答他?
(1)請每個朋友都到他這裡來看病。
(2)替他照顧其他的病人。
(3)每次來看病都種一棵杏樹。

*腦力激盪
請圈出括弧中正確的字。
1.小弘的心地非常(擅、善)良,看著新聞報導著關於(貧、貪)窮人家的辛苦生活,他就忍不住(心、辛)酸。

2.小狗在門外(冷、泠)得發(抖、斗),還不時發出(鳴鳴、嗚嗚)的叫聲,讓人非常不忍心。

3.郊遊寫生,只要準備一張純白的圖畫紙、一(枝、隻)色彩鮮艷的筆,還有一(棵、顆)敏銳的心,就可以畫出好作品。

4.這位男士主動幫助出車禍的人,但是卻沒有留下姓名,不求(爆、報)答,大家都稱(鑽、讚)他真是熱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