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禮記》是闡發《儀禮》經義的書。《禮記》本為許多有關於「禮」的單篇文章,內容或言哲理,或論政治制度,或記禮樂器物,或述生活儀節,是儒家的禮學要籍。〈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南宋朱熹,將它由《禮記》抽出,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為之作注,撰成《四書章句集注》。
典源此段在說明正心修身的道理。所謂修身在正其心,就是自身有所憤怒、恐懼,或是有所嗜好喜樂、憂患,內心就不能端正。心不在其位,那麼看也像沒看見,聽也像沒聽見,連吃東西也不知道滋味。這就說明了修養自身,在於端正自己的內心。後來《禮記》原文中的「心不在焉」演變為成語,被用來比喻心思不集中。
【典源】
《禮記.大學》
所謂脩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1>,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脩身2>在正其心。
〔注解〕
(1) 焉:此,這裡。
(2) 脩身:涵養德性,以淑善其身。脩,音ㄒ|ㄡ,通「修」。
源自「中華民國教育部成語典」
相關文章
- 成語故事:搖尾乞憐 (2009年8月26日)
- 成語故事:上行下效 (2009年8月24日)
- 成語故事:上下其手 (2009年8月22日)
- 成語故事:下筆成章 (2009年8月20日)
- 成語故事:下里巴人 (2009年8月18日)
- 成語故事:落井下石 (2009年8月16日)
- 成語故事:三顧茅廬 (2009年8月14日)
- 成語故事:三頭六臂 (2009年8月12日)
- 成語故事:三緘其口 (2009年8月10日)
- 成語故事:韋編三絕 (2009年8月8日)
- 成語故事:三教九流 (2009年8月6日)
- 成語故事:三從四德 (2009年8月4日)
- 成語故事:三思而行 (2009年8月2日)
- 成語故事:三言兩語 (2009年7月30日)
- 成語故事:大千世界 (2009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