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我們從許多的古書典籍的記載都可發現,「公主」一詞就是指皇帝的女兒,但到底「公主」這個名詞是怎麼來的呢?
據《春秋公羊傳》上載︰「天子嫁女乎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主,就是「主婚」之意。原來,在春秋戰國時,各諸侯國的諸侯稱為「公」,而周天子將女兒嫁給諸侯時,天子自己是不主婚的,而是命同姓的諸侯做為長輩來主持婚事。因此,也就稱天子的女兒為「公主」了。
所以,「公主」這名稱最早是來源於春秋戰國時代。後來,「公主」這個稱號一直由漢朝沿用至清朝。漢制,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皇帝的姊妹稱為長公主,皇帝的姑姑則稱為大長公主。加上「大長」、「長」字都有尊崇之意。東漢時皇帝的女兒皆封為縣公主,即「公主」前的名稱都是縣名;到了晉朝,皇帝的女兒都封為郡公主,就是「公主」前的名稱都是郡名。
到了唐朝,「公主」名稱依舊,但有品級規定,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皆能享受正一品的待遇。清朝時,太宗皇太極在崇德元年承襲明制,皇帝女兒始稱為「公主」。而公主也有等級之分,皇后所生的公主,就封為「固倫公主」,享有親王的同等待遇;皇后的養女或皇妃所生的公主,便封為「和碩公主」,享有郡王的同等待遇。
相關文章
- "買東西"的典故 (2009年4月21日)
- 民間故事:歷陽湖典故 (2009年4月7日)
- 泰斗的典故 (2009年3月14日)
- 「毛病」的典故 (2009年3月13日)
- 筆耕的典故 (2009年3月7日)
- 成語故事:銜環結草 (2009年1月2日)
- 歷史典故:為何稱岳父為「泰山」? (2008年11月15日)
- 歷史故事:「捉刀」的典故 (2008年11月10日)
- 廣播節目:傳統文化第41集 (2008年1月24日)
- 「祝融」的典故 (2007年9月27日)
- 清明節折柳插頭的典故 (2007年5月30日)
- 民間故事: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2006年11月1日)
- 民間故事:「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典故 (2006年10月31日)
- 寓言故事:“百鳥朝鳳”的典故 (2006年6月23日)
- 東方朔與元宵節的傳說 (2006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