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宋朝時期,皇帝的名字是不能隨便叫的,就是書中的文字或是公文上的文字,也绝不能有皇帝的名字或是相同的字,必須用另外的字代替,或者是缺幾筆,這就是避諱。如有違反,便是犯罪,甚至會引來殺身之禍。
當時,有一位姓田名登的州官,他也很避諱人家亂叫他的名字,和引用與其名字相同的字。他命人貼了一張告示,告示上寫著:『本官田登,奉旨來此,做了州官。查地方官員,猶如百姓父母,須知父母之名字,做兒女的應避之不呼;嗣後遇有與我諱相同之聲音,無論何人,一律不準觸犯,必須敬避。倘有抗違禁令,定當嚴辦,決不寬待!切切此佈。』
有一次,正好是正月十五,百姓依習俗照例要大放花燈,慶元宵。但是花燈的燈字卻和州官的名字同音,百姓們不敢違反禁令叫放燈,只好改叫放火。
後來這個典故世代流傳了下去,就成了一句:「只准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俗語。後人常引用這句俗語來形容在做同一件事上的不平等對待。
相關文章
- 民間故事:「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典故 (2006年10月31日)
- 民間故事:貪私利 遭天譴 (2006年10月30日)
- 民間故事:此亦人子 (2006年10月28日)
- 民間故事:口是心非 小人之惡 (2006年10月26日)
- 民間故事:遠色重德 神目如電 (2006年10月25日)
- 民間故事:平冤積德 子孫顯貴 (2006年10月23日)
- 民間故事:拾金不昧匾 (2006年10月21日)
- 民間故事:盡人事聽天命 君子坦蕩無愧 (2006年10月20日)
- 民間故事:玉不琢 不成器 (2006年10月19日)
- 民間故事:命中註定 (2006年10月18日)
- 民間故事:亡靈借體退贓,堅持操守清白 (2006年10月17日)
- 民間故事:害人減壽 (2006年10月16日)
- 民間故事:貪利釀禍 失德丟命 (2006年10月15日)
- 民間故事:貪利害人 惡報遲早 (2006年10月14日)
- 民間故事:積德得福 失德遭禍 (2006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