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小巫見大巫

【明慧學校】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莊子曾說過:「小巫師見到大巫師,用拔茅的方式占卜,拔起茅草卻不能判斷吉凶,便把茅草拋棄,不肯請教,這就是為什麼小巫師永遠比不上大巫師的原因了。」莊子的這段話是說人如果遇到比自己更有實力的人,而不向他學習,就會相形見絀,永遠居於人下。

到了三國時,文人張紘和陳琳互相欣賞對方的才學,張紘讀到陳琳的作品,馬上寫信稱讚他文筆優美。而陳琳也回信說:「這裡因為會寫文章的人少,所以我的作品才特別受重視。

但和你和景興、子布比起來,就像小巫師見到大巫師一樣,根本不能相提並論。」陳琳在這封信裡,用「小巫」來比喻自己,說自己無法和張紘等三位「大巫」相比。後來「小巫見大巫」被用來比喻兩者能力相差甚遠,無法相提並論。

【典源】

#《莊子》逸文(據《藝文類聚.卷八二.草部下.茅》引)
小巫見大巫,拔茅1>而弃2>,此其所以終身弗如。

〔注解〕

(1) 拔茅:古代的一種占卜方式,拔茅草如連根拔起,即為吉兆。
(2) 弃:同「棄」。

源自「中華民國教育部成語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