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大聲疾呼

【明慧學校】「大聲疾呼」的「疾」,原為急促的意思,整個詞語則是指大聲而急促的呼喊,見於唐人韓愈的〈後十九日復上書〉,內容中有一段話說道:「其既危且亟矣,大其聲而疾呼矣,閤下其亦聞而見之矣,其將往而全之歟!抑將安而不救歟!」

這段話的意思是:當您看到有人陷於極度的危難,也聽到他大聲而急促地呼救,您將會過去施予援手,或是視而不見,見死不救呢?後來「大聲疾呼」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大聲而急促的呼喊。

【典源】

唐.韓愈〈後十九日復上書〉(據《全唐文.卷五五一.韓愈》引)
愈之強學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險夷,行且不息,以蹈於窮餓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聲而疾呼矣,閤下1>其亦聞而見之矣,其將往而全2>之歟!抑將安而不救歟!

〔注解〕

(1) 閤下:即「閣下」,為對人的敬稱。初為對顯貴者的尊稱,後乃泛用。
(2) 全:使完整而沒有缺憾。

源自「中華民國教育部成語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