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在我們的神傳文化中,認為人各有命,人一生的禍福都是有定數的,富貴是由自己前生積的德換來的,其實在修煉界看來,真就是這麼回事。如果為了心中的妒嫉和不平,去爭去鬥,去傷害別人,這不但絲毫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反而只能給自己造業積禍罷了。所以說,為人應淡泊大度一些,千萬不要心懷妒嫉,這於人於己都百害無一利。
宋朝的呂余慶,是一直跟隨在宋太祖身邊的重要輔臣,他便是個淡泊大度,沒有妒嫉之心的有德之人。
在宋太祖任同州節度使時,聽說呂余慶有才能,便向朝廷推舉他,任命其為定國軍掌書記。宋太祖後來在轉任多處,呂余慶都在身邊輔佐。
呂余慶可以說是宋太祖的輔臣之首,宋太祖即位後,趙普、李處耘都首先被提升任用,呂余慶卻沒能得到重用,在一般人看來,呂余慶一定會心懷不平,但呂余慶對此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不久,李處耘被貶官守淄州,呂余慶從外地回來後,宋太祖詳細詢問他李處耘的事,呂余慶對李處耘受重用沒有一點妒嫉和怨恨,他以理替李處耘分辨和解釋,皇上認為他說的有道理。
適逢趙普違逆皇上的旨意,周圍的人都爭相排擠他,只有呂余慶獨自為他解釋,皇上怒氣這才漸漸消退。
呂余慶胸懷大度,忠直無私,沒有妒嫉之心,當時的人都稱讚他是位有德行的長者。他官至吏部侍郎,授尚書左丞,在職期間也非常有政績。
相關文章
- 傳統文化中的“歲寒三君子” (2007年12月8日)
- 神傳文化:也談字如其人 (2007年11月29日)
- 神傳文化:八旦和嫁乞隨乞 (2007年11月19日)
- 神傳文化:不貪立節 (2007年11月17日)
- 神傳文化:有謙德 福運長 (2007年11月15日)
- 神傳文化:以德施政 任人唯賢 (2007年11月13日)
- 以身作則 潔己愛民 (2007年11月6日)
- 嚴謹避嫌 清廉愛民 (2007年11月2日)
- 高潔清廉 不拾遺金 (2007年10月30日)
- 改過宜勇 遷善宜速 (2007年10月28日)
- 平易近人 人必親之 (2007年10月24日)
- 謙虛 不邀功 (2007年10月16日)
- 大法小弟子一句話改變了一節課 (2007年10月3日)
- 守節不屈 (2007年10月2日)
- 歷史故事:暗室慎獨重德 拒色輕利重義 (2007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