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明慧教室

神傳文化:八旦和嫁乞隨乞

文/古光

【明慧學校】

一、忘八旦:而不是(王八蛋)

八旦:在古代是用八個字來規定做人的標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也叫八德。如果人忘了八旦或者缺少八德,那就不是一個標準的人了。另外這八個字第一個是“孝”字,所以說,“百行孝為先。”“五倫八德”中的八德也是這八個字。五倫:仁、智、義、禮、信。

二、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而不是“無毒不丈夫”。

三、“嫁乞隨乞,嫁叟隨叟”,而不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相傳在宋朝年間有一個楊員外,員外有一個女兒叫楊秀英,有一天員外覺得自己財大家大業大,就高興的說:“諸事由人不由命。”他女兒說:“不對,是由命不由人。”員外聽了很生氣,就說:“你真的認為由命嗎?那明天我就把你嫁給街上要飯姓王的小子。”女兒說:“您隨便,嫁乞隨乞,嫁叟隨叟。”員外後來真的把女兒嫁給那個討飯的。嫁給王小子後,他們夫妻雖窮,可是夫妻和睦,夫唱婦隨,舉案齊眉,生了兩個男孩,取名:金梁和玉柱。後來宋朝八千歲趙德芳訪子,據說這個王小子就是趙德芳的兒子,小名叫“碗劃”。就這樣楊秀英夫妻被趙德芳接進京城。好一個由命不由人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