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為人者可以窮困,或者身處險境,但要深知做人的本份,不可以妄取不義之財,不可以失德損德。
春秋時期,吳國吳王諸樊的弟弟延陵季子有一次外出巡遊,看見路上有人遺失的金子。當時正值五月,天氣炎熱,有一位披著皮衣的窮困砍柴人在此路過,季子於是招呼砍柴人:“把那地上的金子撿起來。”
砍柴人將鐮扔到地上,瞪大眼睛,生氣的說:“你怎麼地位尊貴,而把別人看的這麼卑下呢?你儀態容貌豪壯,說話卻這麼粗野呢?我寧肯在炎熱的五月,穿著皮衣砍柴,難道會去撿他人遺失在地上的金子嗎?”
季子聽後非常慚愧,連忙向這位砍柴人道歉,並請教其姓名,砍柴人告訴他說:“你從外表看是位有地位的人,怎麼值得把我的名字告訴你呢。”說完便離去了。
後人對砍柴人這種甘願清貧困苦,也決不妄取不義之財的德行操守非常讚賞,因為這是我們神傳文化中推崇的高潔清廉、拾金不昧的做人應具備的美德。
相關文章
- 改過宜勇 遷善宜速 (2007年10月28日)
- 平易近人 人必親之 (2007年10月24日)
- 謙虛 不邀功 (2007年10月16日)
- 大法小弟子一句話改變了一節課 (2007年10月3日)
- 守節不屈 (2007年10月2日)
- 歷史故事:暗室慎獨重德 拒色輕利重義 (2007年9月13日)
- 呂蒙正勸人“安於天命” (2007年8月28日)
- 激發善心,砥礪薄俗 (2007年8月26日)
- 墨的由來 (2007年8月23日)
- 水火不侵敬神家 (2007年7月30日)
- 史家直筆,寧死不曲 (2007年7月29日)
- 從姜子牙的幾個故事談起 (2007年7月22日)
- 神傳文化:玩物喪志 功虧一簣 (2007年6月18日)
- 壺中天地 (2006年4月18日)
- 動畫:神傳文字的故事 (200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