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現在台灣很多的準媽媽從懷孕開始,就十分關心胎兒的胎教。孕婦可酌情在胎兒3或 6個月時,就開始注意安定自己的情緒、身心健康以及母子之間的心理感應,給胎兒營造一個和諧的環境。胎教,可以通過聽音樂、對話、撫摸腹部、觸壓、拍打、彩色卡片、光照….等適當的方法來進行。為進一步提高胎教效果,於胎教前可以利用呼吸法以集中注意力。
至於學齡前孩童上托兒所或幼稚園目前更是已經形成一股熱不可擋的趨勢,上幼稚園尤其是普遍得像似順理成章、天經地義的事了。
我們從托兒所或幼稚園招生各顯神通,花招百出,就可以看出端倪。雙語教學、美語、藝術、音樂、算術、美勞、視訊設備、閃卡、律動、右腦開發...等等,五花八門,不一而足,讓家長瞠目結舌、眼花撩亂。收費參差不齊,差距更是彈性極大,學費從每學期一萬多元到二、三十萬元不等,遠遠超越大學學費者還不在少數呢。
一般家長對於托兒所或幼稚園的選擇多半憑口耳相傳和DM內容來作判斷,真正能夠多用心去評估辦學理念、師資、證照、分班成員、場地、設施、安全、課程內容....,似乎並不多見。撇開忽略適才適所不談,這麼大幫哄擠著入學,確也間接造成那麼多見錢眼開的學店會雨後春筍般設立,難怪常常發生孩童安全的離譜事件。
教育是社會的共同責任,要讀好書才有前途的根深柢固傳統士大夫觀念,正是孩童、學生壓力的來源。家長們之所以情願咬緊牙關不惜一切的想盡辦法把孩童送上比較好的托兒所或幼稚園,唯一的心願就是希望能夠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點,將來好成龍、成鳳,光宗耀祖。接著,絞盡腦汁,想方設法把孩子送上私立貴族學園、明星小學,甚至於安排到國外當小留學生,無形中還是把孩子推入填鴨式的教育中,豈不可悲。誰說輸在起跑點,大器晚成就是一定不好呢。
誠然的,童年是一個人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三歲至七歲是啟蒙學習的黃金期,因此,兒童的教養、玩樂、遊戲自然非常重要,而且影響深遠。讓孩子身心愉悅、喜歡自己、對人家充滿善意、熱誠。鼓勵孩子上台演說、演唱、跳舞、朗誦,激發、培養孩子對事物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生活中的好習慣,使孩子成為一個熱情、具有積極向上精神的人。固然,托兒所和幼稚園的教育是有她一定的績效,但是,也不是那麼的絕對和不二之選。兒童的啟蒙當然要講求方法,而且也應該廣泛周延地寓教於樂,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而且要善用正面激勵引導,儘量避免負面否定苛責。
生活就是遊戲,不論是居家或是戶外周遭大自然環境在在都是遊樂場,如果大人能夠認識到孩子的心靈世界,自然會多費一點心思去提供孩子學習的機會,陪孩子一起遊戲,一起探索。遊戲是孩子學習的泉源,是孩子豐富自己知識的寶庫。透過嬉笑玩樂,可以讓孩子們的腦子靈活起來。
教育孩子欣賞自己,尊重別人,尊敬師長、長輩 ; 讓孩子知道人是沒有十全十美的,發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容忍自己和別人的缺點,從尋找自己較好的那部分去擁有自信與富足的心靈。家長、老師都應該給予小孩足夠的成長空間,讓孩子懂得處理或改善情緒 ;學會了熱愛生命 ; 如何面對人生 ; 如何應對進退 ; 學習為人的道理和認真做事。老生長談了那麼多,其實,生活就是教養的最佳場所,提醒家長、老師們千萬還得注意言教不如身教。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影響力更是深遠。
除了教育以外,因為童年時期,性格的可塑性比較強,及早發現性格中的弱點,也可以有選擇地用通過相對應的食補 - “吃” 的輔助手段來平衡、來轉移性格,以獲得較完美的性格,這應該也是另外一種不錯又有效的途徑。
給孩子一段真正快樂、自信、無憂的成長歲月,確保孩子身、心、靈的健康,應該是最至關重要的事。唯其如此,孩子在往後的成長歲月中,才能夠順其自然的更有彈性地去發揮能力,去尋找自己的天空,去面對未來人生的嚴苛挑戰。
相關文章
- 三袋米的故事 (2005年11月1日)
- 孩子我了解你的心 (2005年10月30日)
- 放手 (2005年10月28日)
- 稱讚孩子的要訣 (2005年10月27日)
- 因為老師不在? (2005年10月25日)
- 幾種不良的教養方式 (2005年10月24日)
- 一個五年級導師的心聲 (2005年10月23日)
- 不要吝惜稱讚孩子 (2005年10月20日)
- 分數 (2005年10月19日)
- 你可以再好好的說一次 (2005年10月18日)
- 多愛少責罰 (2005年10月17日)
- 生命的答案是累積的 (2005年10月15日)
- 吾愛吾女 (2005年10月12日)
- 叫不動的孩子 偏心的媽? (2005年10月11日)
- 讓孩子多動手有好處 (2005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