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傳統的東方父母,很少願意當面稱讚小孩,即使在心裡知道自己的孩子很不錯,也只有在跟別的父母比較誰的孩子比較乖、比較聰明的時候,才有可能說說自己孩子的好。如果追問一下他們不願意當面稱讚孩子的原因,不外乎:「得挫挫孩子的銳氣」、「不能讓她們太驕傲」,或是,「怕孩子自以為是,就不求上進、不努力了!」
站在孩子的立場想,孩子通常對自己所在乎的人的話,最為敏感。爸爸媽媽的話語,尤其重要。想一想,如果自己的爸爸媽媽,成天只指出自己的缺點及不夠好的地方,而從不稱讚,小孩子的心靈,會有多大的挫折感啊!最常見的是對自己的信心不足。她們會覺得:「無論我怎麼努力,爸爸媽媽都不滿意。」就像小雪的例子:
小雪,國小三年級,乖巧懂事,不但會幫忙作家事,學校的功課,也從來不用爸媽操心,她是人人眼中的好小孩:左鄰右舍知道她的人,都稱讚她;學校老師更是對她讚不絕口。小雪的媽媽,打從心裡知道自己有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卻從來不願意當面稱讚小雪,媽媽覺得小雪已經受到太多人的讚美,不缺媽媽的稱讚,所以小雪的媽媽自詡為把關的角色,每次只會直接指出小雪的缺點,因為她想要幫小雪「更好」。
可是小雪卻一直以為自己有太多缺點,讓媽媽總是有機會數落她。她也懷疑媽媽不愛她,甚至有時候還會不想回家。一直到有一次,小雪偶然聽見媽媽跟隔壁阿姨聊天,媽媽「竟然」對著阿姨訴說小雪的乖巧。這是小雪第一次聽到媽媽說她的好話,雖然不是當面稱讚,卻使得小雪開心了好多天,也明白了媽媽在心底還是愛她的。
將心比心,別說是小孩子了,一般的大人也會在不同程度下希望受到稱讚:上班族希望工作成績受到老闆的肯定;研究人員希望研究結果一發表,可以被其他學者們接受;拍片的藝術工作人員希望影片獲得佳評如潮;家庭主婦希望理家的辛勞可以被看見,進而獲得先生及家人的感激與支持--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其實每一個人都希望被注意到、被重視;尤其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夠得到肯定。往往這些肯定,就是讓自己下一步走得更好的動力。
常受到稱讚的孩子,自信心普遍比較高。在你稱讚孩子幾次之後,你會發現孩子似乎會更容易感受到你的關心。孩子會知道你看到他的表現、在乎他的行為,他並且會體會到你的價值觀念,成為一個自重重人的好孩子。
所以,父母親啊,什麼要吝惜表達你的肯定呢?
相關文章
- 幾種不良的教養方式 (2005年10月24日)
- 分數 (2005年10月19日)
- 你可以再好好的說一次 (2005年10月18日)
- 多愛少責罰 (2005年10月17日)
- 生命的答案是累積的 (2005年10月15日)
- 吾愛吾女 (2005年10月12日)
- 叫不動的孩子 偏心的媽? (2005年10月11日)
- 讓孩子多動手有好處 (2005年10月7日)
- 因為我喜歡你 (2005年10月3日)
- 台北明慧學校摺「祈願紙鶴」聲援全球「營救遺孤」 (2005年9月30日)
- 啟蒙幼童 先入為主 (2005年9月29日)
- 泰國明慧學校成立 (2005年9月27日)
- 是她笨還是妳 不夠溫柔? (2005年9月25日)
- 每個孩子都是人才 (2005年9月24日)
- 別說孩子很醜 (200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