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學校】我們做孩子的時候,物質生活是清苦的,沒有好吃的,沒有好穿的,更別奢望有什麼高檔的玩具。但我們的心情卻是快樂的,因為我們能輕鬆而自由的玩耍。我們下河捕魚,上山打柴,既能為清貧的家庭做一點貢獻,也讓自己的童年充滿了情趣。夜幕時分,同鄰居的伙伴捉迷藏,或聚坐在藍色的星空下,聽大人講恐怖的聊齋故事……
現在的孩子,物質生活富足了,精神食糧也“食之不盡”,在現代傳媒的熏陶下,視野也大大的開闊,可是他們的生活快樂嗎?在擁有現代生活的同時,他們只剩下做不完的作業,沒完沒了的考試和五花八門的家教輔導。
我們把自己的夢想、期待、追求毫不留情的疊加在孩子身上,卻不斷粉碎孩子自身的夢幻和想像。我們故意迴避自己曾經擁有過的童年歡樂與童真,卻在愛的名義下,要為孩子的未來預支成人的煩惱、擔憂和失落。
我們因為身處社會的底層而時常飽受冷遇,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再過這樣的生活,我們希望孩子出人頭地,變得高貴而典雅。我們用虛榮、自私和實用的心態,替孩子設計他們的“成功之路”,卻不敢想像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只能成為普通的勞動者。盡管我們深深懂得:成為一個高素質的普通勞動者,既是國家社會的需要,也是孩子的成功人生和福份,可是,我們不願意向孩子闡述這些,而寧願吊高他們的胃口。
其實,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按照他們自己的願望自由快樂的成長?那麼就從我們自己做起,不要擔憂孩子成長的軌跡會偏離了世俗的價值座標?"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能夠給他們的就是一個健康的心靈,一個正確的人格教育,成為一個真誠、善良、寬容的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文章
- 寓言故事:老虎與小孩 (2004年10月22日)
- 佛陀故事:一捧沙 (2004年10月17日)
- 媽媽,我不要上學! (2004年10月7日)
- 一位高中老師的「真、善、忍」故事 (2004年10月7日)
- 入學典禮上的親子互動 (2004年10月5日)
- 長篇童話故事:踩麵包的姑娘 (2004年10月3日)
- 老師,我知道是誰弄傷了我! (2004年9月30日)
- 院子中的小紅球 (2004年9月24日)
- 家長交流:小弟子明明的故事 (2004年9月23日)
- 讓孩子們真正明白真象 機緣到時幫助他們得法 (2004年9月21日)
- 童話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2004年9月18日)
- 怎樣對孩子進行表揚與批評 (2004年9月15日)
- 以真心善心貼近孩子的心 (2004年9月10日)
- 用“真善忍”塑造孩子們的心靈 (2004年9月8日)
- 何忍讓寶貝太沈重 (2004年9月7日)